《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子放在他背上,叫他担负到园中去。这样的愚人,遭世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这样,若是见到女人的一根头发在地上,便说自己持着禁戒呢,不肯去捡。后来受到烦恼的迷惑,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发毛爪齿屎尿之类,无一不拿,不觉得有什么肮脏,也没有什么惭愧,至死都不肯舍弃,就像那个背着櫈子的愚人一样。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79、为王负机喻①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②,持至彼园,我用坐息。”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③。”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后为烦恼所惑,三十六物: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三十六物④一时都捉,不生惭愧⑤,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担负于机。

  注释

  ①负机:机,古代抬尸体的用具。

  ②捉机:拿上小凳子。

  ③担:这里是背负之意。

  ④三十六物:指构成人身之三十六种要素。

  ⑤愧:他本用“羞”字。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点我:

相关文章

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我三十三岁出家的,三十五岁受戒。我学了七年出家,出家是章嘉大师劝导的,大师劝我出家,因为我在台湾没有家眷。父亲早年过世,母亲还有一个弟弟留在大陆,...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5、不为美色逾越法规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5、不为美色逾越法规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的神通游戏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的神通游戏

  金山活佛的神通游戏(乐观法师著)  活佛,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从来没有丛林大和尚那套架子,也没有冷冰冰的面孔,他是很天真的,往往在人家不著意的时候,他就露一手,表演一点近乎神通游戏的玩意,像...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净空法师:魔毕竟是魔,你如果如如不动,他也无可

净空法师:魔毕竟是魔,你如果如如不动,他也无可

◎【净土法门:魔毕竟是魔,你如果如如不动,他也无可奈何】1 在今天,做任何好事,只要有人知道,你的障碍就来了!为什么?别人不希望你做好事,不希望你有成就...

中阴身知识

中阴身知识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