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意,是尽力帮助他人能离苦得乐

  我们的第一、第二诊察室是相连的,有一扇门互通。有一天,看到一位乳癌五十多岁的妇人,她幽幽地啜泣。因为有种药物,劳保局还未能通过给付,她感觉到经济及疾病的压力,忍不住哭了。

  当时二诊另有一位才三十岁的乳癌患者在候诊,听见了她的哭诉,立刻找末学,把钱包中的钱掏出来,小声告诉末学说:郭医师,请帮忙把这一点送给隔壁那位太太。

  这位才三十岁的乳癌患者并红着眼眶说:大家同是受苦。

  末学深受感动,赞叹她的菩萨精神。因为末学了解,她自己的处境,其实比那位乳癌五十多岁的妇人更困难。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待喂奶,先生收入并不多,又无劳保,经手术、住院,积蓄已空。

  当外科医师介绍她到本院作放射治疗时,她曾因无法负担治疗费而打算放弃生命。她说:但那天初诊,看到你们的白板上正好写着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仍要在园中种满莲花,我才鼓起勇气振作要活下去。

  才向娘家借钱来治疗,生命真是无常,而充满痛苦的考验,我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总有一种心意,希望尽一份心力,帮助同在受苦的人能离苦得乐。

  末学非常感动,同患乳癌,有人哭泣而悲恼,有人走出自己的悲哀,进而为他人拭去眼泪,发挥生命的光辉,活着一日便种一日莲花,自然满池芬芳。即使微笑也是布施啊!但教一念慈悲起,疾病贫困皆无碍!

点我:

相关文章

禅师与成名作家的对话

禅师与成名作家的对话

  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后,总是感觉忙碌得不亦乐乎,又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老的禅师。  作家向禅师言道:“师父,我为何自从出名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禅师问道:“你每天...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不会喝茶?那就先学喝茶

  唐未五代时期,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他为了收容人心,祈求江山永固,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开始笃信佛教。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鼓山神晏、武夷扣冰诸大禅...

认出它,真理之门便会为你打开

认出它,真理之门便会为你打开

  只要我们能够变得宁静,让内在的话语跟声音全都静下来,我们就能看清楚,生命里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要看见真理,我们需要一双宁静的双眼。在还没找到这双眼之前就寻求真理的人,其找寻是徒劳的。  有一天临济...

懂得惜福的人,余生子孙满堂

懂得惜福的人,余生子孙满堂

  广西有位先生,姓丁名叫光昌,他的家里非常的有钱,但他的生活一点也不奢侈,仍然是粗茶淡饭的过生活,他的妻子对他有所怨言,常常跟他抱怨说:我们家里的财产这么多,但你却不知道享受,那么要这些财...

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山里有一座小庙,庙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有一天:“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整天说‘境由心生,一切唯心造,心为人之灵。’那么,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闭上眼睛,在心...

穷人的故事

穷人的故事

  人生在世,难免与别人发生利益冲突。这时候,应抱着人身难得今已得的态度,不过过多计较一己失利的得失,淡泊平安,吃亏是福!注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性尊严的认同,则人生的沿途风光必然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