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开示何为“菩萨”?

【原文】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优婆塞戒经》

  【注释】

  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此为总明菩萨之义。别明菩萨之义为五:

  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此为菩萨求智的动机。

  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而菩萨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的求知,此即最高无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

  二、大庄严,即福、智两足尊之谓。

  二、心坚固。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以志向绝对坚固,才能决定今后的趣向。

  四、多度众生,种种菩萨,皆为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乃至为度生而施舍生命。

  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布施,因为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无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资财等,不会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为:菩萨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如此方为菩萨,能救度无边的众生。

  【备注】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问: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临终时是否有能用? 大安法师答:它是可以库存的,但不是说它有个东西摆在那里。这叫熏习。你念佛,这种佛号的力量在熏习我们的阿赖耶识的种子。...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 大安法师答:东林寺作为净土宗的祖庭,确立这两大参照系意谓:念佛法门乃佛教中之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其事理境界惟佛与佛方能究竟,...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这样好吗

问:有些人喜欢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澄清自己,这样好吗? 索达吉堪布答:不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为了博得他人的信任,或者为了隐瞒、澄清某件事,不惜说妄语,发恶愿。 有些人为了洗清自己而赌咒:如果我贪污了,但...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学佛,但我信佛是半信半疑,我也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为地藏菩萨的大孝所感动,但我始终不能完全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认为佛说的话有真有假,我知道这是...

用何心修道?

用何心修道?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

什么是律宗

什么是律宗

道宣的四分律宗,是依大乘唯识圆教而立义。并主张四分律宗通大乘说,从律文中,有五种理由证明:(一)沓婆回心:沓婆证阿罗汉后。求坚圆法,回心向大。(二)施生成佛:戒本末偈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