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包罗虚空万有,不是虚空包括着我们

【原文】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楞严经》

  【注释】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我对你们说的色、心这个法,什么叫色呢?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色法是晦,晦也就是一种黑暗表现;昧,昧也是不光明,就是很黑暗的。很黑暗的什么呢?这空。晦昧为空,就是很黑暗的,就变成一个顽空。空晦暗中,在这空又不光明里边,结暗为色,暗结集到一起了,这暗的情形,就变成有一个暗的形色了,这黑的色存在了;这算一个黑色。结,就是结集到一起了。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结集到一起,有了形色,然后就搀杂上了这种妄想。由妄想和这个色相,又结成一个身。

  前文说晦昧为空,晦昧也就是这个无明。这无明虽然说无明,但是你看不见的,所以它就等于顽空了!在这个空和无明的里边,结暗为色,就有一个形色产生,这也就是无明缘行这种的道理。色杂妄想,既然有了形色,这色又生出一种妄想。这妄想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想相为身,就是因为妄想造成这个身体,也就是名色。这是十二因缘里头的道理。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聚缘,这种种的因缘,聚集到一起。内摇,这个时候,也就可以说是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入。聚缘内摇,这也可以就说是名色缘六入。有了六入,这就有了触,所以趣外奔逸,这也就是一种触。怎么叫趣外呢?趣是走;走到外边去了。到外边去,就各处跑,这叫奔逸。奔就是奔跑,从这儿跑到那儿去,从那儿又跑到另一个那儿去,也就是这妄想心可以奔跑。那么这个触,也可以说奔跑,好像那小孩子有触觉了,这也叫奔跑。但是各处奔跑,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昏扰扰相,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跑。昏扰扰,这个扰扰就是乱跑的样子,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东南西北,分别不清。以为心性,那么就以这种不明白的,做自己的心性。

  自己既然不明白,所以就好像丢了似的。丢了什么呢?把自己那个真正的圆妙明心宝明妙性,都失去了。这个失去不是真失去,就是好像失去而没有失去。因为以昏扰扰的这种相,做我们心性,没有用圆陀陀、光灼灼那种光明的心,所以就昏了。昏扰扰,就是以不明白、不光明的这个做自己的心了。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那么一旦有这种执迷不悟、迷而不悟,就认为自己这个真心,在色身之内。

  一般的人都认为心在这个身里边,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我们这个心并不在身里边。那么在身外边吗?也不是!因为不是心在我们身里边,而是我们人在这个真心里边。

  所以才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你不明白,从你这个色身,往外到所有山河、虚空、大地、房廊屋舍;这种种的东西,都是你本妙明心,真心中物,是你那个真心里头的东西,不是你这个心外边的东西。所以你要知道,我们这个心包罗虚空万有,不是虚空包括着我们。你若明白这种道理了,那你这个真性就没有丢,你这个真心也没有丢!

  【备注】

  《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缘分

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缘分

问:我是90后,身边的好些女性朋友,其实年龄也不大,就是26、27岁,但是总被家里逼婚。我想问一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是应该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所谓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答:嗯,这个怎么回答呢。(...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或者是唯心。但实际上这个物和心它是不能分离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一切客观世界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的。我们《起信论》讲的...

为什么出家人姓释?有什么由来?

为什么出家人姓释?有什么由来?

善士问:   早期的出家人并没有特别的姓氏、法名,到了后来,中国的出家人才冠以释姓,其由来为何? 星云大师答:   东晋时代,有一位名士习凿齿,博学广闻,辩才名满天下,他听说道安大师是一位有...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遇到善信力劝她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为她请来寺里的师父她传授三皈依,于是她就开始至诚念佛。忽然有一天,她对家里人说阿弥陀佛三天后来接她。时至,师父依...

鹿野苑,如今仅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在印度众多的城市当中,有一座城市不得不提,它就是“瓦拉纳西”,坐落在恒河西岸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最古老、最神圣的城市,佛教历史上第一批佛教信徒就是诞生在瓦拉纳西附近的“鹿野苑”,虽然当时的佛教受到了阿育王...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胜呢? 道安法师答:我们这个佛按天台宗讲只能是理即佛而已。天台宗里判佛有六种:我们众生心内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