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字诠释世上最无私的爱
编者按:谁是你最亲密的人?你觉得哪种爱是无私的?你是否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父爱与母爱是博大的、无私的,望你永远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应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陀的成长之路亦是如此。
【原文】: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其子病愈,父母亦愈。
《维摩诘所说经之文殊菩萨问疾品》
【注释】:当孩子被疾病折磨时,父母会感受到切身的痛苦;孩子痊愈了,父母才会感到轻松。
编者按:谁是你最亲密的人?你觉得哪种爱是无私的?你是否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父爱与母爱是博大的、无私的,望你永远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应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陀的成长之路亦是如此。
【原文】: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其子病愈,父母亦愈。
《维摩诘所说经之文殊菩萨问疾品》
【注释】:当孩子被疾病折磨时,父母会感受到切身的痛苦;孩子痊愈了,父母才会感到轻松。
起心动念与动念启心怎么理解? 起心动念跟动念启心,我们学过唯识的人就知道,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就有我们的认知包括我们的习性,进而会从第七意识把我们这种执念散发出来,最后会影响到我们的念头。...
问: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就有抽身出来的冲动,这样做如法吗?如若不然,该如何把念佛、干活、看书...
问: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子? 大安法师答:看到畜生道的众生,你给它默念弥陀的名号,给它做三皈依,这都很好。你首先尽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先通过对佛法教理的闻思,改变错误的思想,断除烦恼产生的温床,再借助事项上的修行,历境练心,才能避免陷入惯性的生活模式,被其麻醉而不自知。 问:师父,为...
问: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西医)无法治疗的么?佛法是如何治疗的?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关于我讲到身病和业障病。总而言之都是一个业力,因为我们的色身是四大假和而成的,四大不调的时...
追求富贵是一种痛苦吗?守护财富是一种痛苦吗?失去财富而又去追求富贵应该是痛苦了吧?被贪欲所驱使,心中肯定难以安宁,求而不得、得而复失如此循环下去哪里有安乐可言啊。 【原文】 富贵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