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佛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致全省佛教四众弟子的倡议书


浙江省佛教界四众弟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使节约粮食在我省佛教界蔚然成风,我会谨向全省佛教四众弟子发出如下倡议:

一、知行合一,养成节约习惯。佛教素有“食存五观”,“珍惜福报”的优良传统。我省佛教四众弟子要从思想上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增强勤俭节约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力争把节约理念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积极倡导文明就餐,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同时要推动绿色厨房建设,减少原材料浪费,降低餐厨垃圾产生量。

二、从我做起,营造节约氛围。我省佛教四众弟子要以身作则,向大众传递佛教正能量,引导香游客、家人养成文明用餐习惯,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坚持理性消费,点餐适量,剩餐打包,做到人走桌清;购买食品适度适量,不剩余、不随意丢弃;举办聚餐宴席时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三、推己及人,传播节约理念。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我省佛教四众弟子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把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寺院常态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争当现代餐桌文明的倡导者、助力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渠道、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口口相传等传统传播方式,传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

希望全省佛教四众弟子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祖师大德为榜样,发扬佛教“食存五观”、“珍惜福报”的优良传统,为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餐饮之风、为浙江“重要窗口”的建设作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浙江省佛教协会

2020年9月3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明白了一个道理,其他的你也会都知道

明白了一个道理,其他的你也会都知道

  编者按: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叶知秋、举一反三这些成语你应该熟悉吧?佛陀教诲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与之相关的问题就随之解决了。圆悟克勤禅师有一偈:一了一切了,一成一切成,一见一...

嫉妒心是怎么产生的?

嫉妒心是怎么产生的?

嫉妒心从哪里来?   嫉妒是建立在一种攀比上的心。攀比,简单的说是一种分别,实际上就是一种争斗。一个攀比的人,就是内心向外不断的索取的人。索取的越多,就越不够,越是不够,越是要去索取,就像口...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一代高祖文殊师利菩萨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一代高祖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梵名曼殊师利,简称文殊,汉泽“妙德”,义为万德圆明,能彻悟诸法实性;又译“妙吉祥”,因出生之际,家中出现十大祥瑞征兆。这十大征兆是:天降甘露、地涌七珍、仓变金粟、庭生莲花、光明满屋、鸡生凤子...

佛说供养僧人可让过世父母脱离恶道,让在世父母长命百岁

佛说供养僧人可让过世父母脱离恶道,让在世父母长命百岁

  【原文】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   《佛说盂兰盆经》   【注释】若能如此供养僧人,此生已过世父母,如堕入三恶道,...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母亲的外遇者成了我的继父,他一直靠妈妈养着。现在又由我和妹妹来养家,继父要求我们多给些钱作家用。想问:我们母女三人是否今世欠了这个人,几时才能消灾?请指...

如何转变坏脾气

如何转变坏脾气

问:为什么我脾气不好?要如何转变? 海涛法师答:各位,脾气不是你这辈子形成的,这里面有习惯性。你过去世就脾气不好,今世这习性还会带着。所以你现在明明知道脾气不好是不对的,但就是没办法改掉,这就是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