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如今仅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在印度众多的城市当中,有一座城市不得不提,它就是“瓦拉纳西”,坐落在恒河西岸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最古老、最神圣的城市,佛教历史上第一批佛教信徒就是诞生在瓦拉纳西附近的“鹿野苑”,虽然当时的佛教受到了阿育王的扶持,但始终没有在众多的印度人们心中扎下根。

鹿野苑,位于瓦拉纳西火车站的南边,两者相距约10公里,可以乘坐公交车前往,大约40分钟,鹿野苑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据传是释迦牟尼成佛后第一次讲法和成立僧伽团体的地方,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从瓦拉纳西来到这里后,瞬间感觉格外的清净,甚至感觉有些冷清,相比印度那些热门的旅游景点,这里似乎被人所遗忘。虽然古印度创立了佛教,但如今印度教在这里最为流行,这处佛教遗迹在印度人的心里或许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不过,也不乏一些本地信徒及当地的学生来此学习,毕竟这是印度非常重要的一处佛教古遗迹。进入鹿野苑需要购买门票,外国游客约15元每人,当地人则只需要5卢比,合人民币约5角钱。

在《佛国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佛祖的前世迦叶佛曾居住在这里,因这里经常有野鹿出没而得名“鹿野苑”。后来,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成佛后来到了鹿野苑,并完成了初转法轮,因此又名“仙人鹿园”、“仙人住处”。

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有提到鹿野苑,早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唐朝高僧玄奘就曾来过这里,玄奘到这里时,鹿野苑还十分的兴盛,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可见当时的鹿野苑拥有非常多的大型佛教建筑。

不过到了后来,佛教在印度逐渐没落,鹿野苑还曾遭到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入侵和掠夺,许多的佛教建筑被毁坏,到公元12世纪末时,这里的所有建筑基本都被破坏殆尽,留下了满地的断壁残垣。

在这些断壁残垣中可以看到一座耸立着的佛塔,叫做“答枚克佛塔”,整座佛塔高39米,直径达28米,远远的望去非常的雄伟壮观,答枚克佛塔是印度帝王阿育王时期的产物,非常的罕见,如今依然屹立在这里,见证了鹿野苑数千年的历史。

虽然这座佛塔部分建筑也遭到了破坏,但整体保存完好,尤其是佛塔基上面众多精美的雕刻图案,都没有被破坏掉,至今保存完好。

在这些断壁残垣上可以看到许多的金色的东西,远远的看过去好像金子一样,这些都是当地人在此祈福时贴在墙壁上的金箔。

在19世纪末期,在鹿野苑正式开始考古研究,当时就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佛教遗存,关于鹿野苑的考古发现一直在进行中,如今发现的主要遗迹有昙曼克塔、乔堪祇塔、阿育王石柱残等。

伴随着考古发现,在鹿野苑也兴建了许多的建筑,比如鹿野苑博物馆、鹿野寺、鹿野寺、缅甸法轮寺、中华佛寺、日本佛寺及泰国佛寺等。其中,在鹿野苑博物馆中珍藏有阿育王柱四面狮子石刻像,为镇馆之宝。

在鹿野苑中,还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葱郁的树格外引人注目,这棵树是“菩提树”,据说是斯里兰卡的高僧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上折枝移植到鹿野苑的,如今这棵菩提树也是枝叶繁茂,格外的壮观。

鹿野苑的周边是草坪公园,逛过鹿野苑后到草坪上走了走,许多的当地人坐在草地或长条椅上,不知道是在休息,还是在品味刚才游览过鹿野苑后的感受。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缘分

是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缘分

问:我是90后,身边的好些女性朋友,其实年龄也不大,就是26、27岁,但是总被家里逼婚。我想问一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是应该抓紧时间结婚,还是继续等待所谓的缘分? 索达吉堪布答:嗯,这个怎么回答呢。(...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减。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妻子儿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贪爱的东西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么?还是临终时阿弥陀佛能加持他令他不要贪恋顺利往生,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能往生东方净土,不是更好吗? 大安法师答:净土法门义理境界深邃广大,功德力用无量,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非凡情所能妄测。有些人未能深造念佛法...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问:广结善缘的含义? 黄念祖老居士答:顶好回答他两句《无量寿经》。你这个广结善缘,究竟是集中一处?还是集中若干处?还是广结?这个问题不作回答了。我用《无量寿经》的两句回答他: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

世俗生活与修行该如何抉择取舍

世俗生活与修行该如何抉择取舍

问: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世俗琐事课业、家庭、事业、子女,好还要更好,似乎永远没有止境,在此种生活模式下,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又该如何抉择取舍? 嘎玛仁波切答:其实在这样的生活模式中,要发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