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蓝毗尼园—我的印度朝圣之旅


佛旅网印度朝圣之旅

尼泊尔蓝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四大圣迹之一。我们去朝圣是在行程的第6天。

早餐后,6:00从舍卫国出发去蓝毗尼。9:20到达迦毗罗卫国佛陀舍利塔遗址,上香礼拜后继续前行。11:30尼泊尔入境,一小时后到达宾馆。下午2:00出发去蓝毗尼摩耶夫人庙。

蓝毗尼是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一个花园。摩耶夫人庙就座落在花园内,是一座乳白颜色的,象征着佛陀纯真朴素、晶莹高洁、神圣善良的方形建筑。脱鞋入内后即进行朝拜程序,脚下的木地板比原遗迹高出两米左右,可以看到遗迹中裸露的砖墙、房址以及朝拜者扔下的各色钱币。我们朝拜团围坐在庙内一隅的地板上,诵读《普贤行愿品》,然后宴坐。庙后有一泓清池,是当年摩耶夫人生产前沐浴、佛陀出生后净身的水池。澄碧幽深,绿树环绕。团员纷纷下池用水浴面、浴额,祈望圣水给予加持。领队说这个水池是近代人根据考证于1931年挖掘出来的。那也无妨,地是千年之地,天乃万古之天,水是宇宙间循环往复之水,哪一样不与佛陀时代的一般呢?!

佛旅网印度朝圣之旅

水池旁不远处就是摩耶夫人相扶而后诞生释迦太子的无忧树。领队说,原无忧树已死,现在此处是一棵菩提树,硕大茂盛,葳蕤如盖;树下各色花草,芳香扑鼻;绿树之间挂满了各色彩旗,迎风飘扬。如盖的大树下自然有虔诚的佛子朝拜、献供、打坐、为菩提树浇水。玄奘大师至此朝礼时,寺宇已经倾塌,荒芜已久,只有一池清水“澄清皎镜,杂花弥漫”。蓝毗尼园在太子诞生后,就已完成了使命而被历史所尘封。后来被贤明的阿育王发现,他不避长途之苦到此朝拜,于公元前249年立石柱为记,史称“泰莱石柱”。顶上刻有石马。这根石柱在玄奘朝礼时就已残坏,只余八九公尺的一段了,但是这仅存的一段石柱是蓝毗尼园考古发掘中最有力的佐证。侥幸获存的这段石柱上有古老的波罗蜜文字,铭刻着阿育王的亲笔敕文:“神所宠阿育王灌顶凡二十年,亲来恭敬申言。此为释迦牟尼佛祖降生之地。爰建此柱,立马于顶。以世尊降生故,蓝毗尼村以所产八分之一计赋,蠲免各税。”石柱有两个,一在佛诞生地蓝毗尼,一在尼格利瓦。

佛旅网印度朝圣之旅

荒芜了千年之久的蓝毗尼园在近些年,不断有各国的朝拜者涌入,从而引起了尼泊尔当局的重视,把它简易地整理成一个史址公园。园内还有释迦太子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塑像,金光灿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土法门有所违背吗? 大安法师答:你这个提问表面上看好像有些尖锐、有点道理,但实际上这里隐含着...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问: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

如何化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如何化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问:当今全球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到处都存在着压力山大,我们个人也要面对生活上、工作上的许多压力。我想问一下,这些大到全球、小到个人的压力,佛教中如何来化解?有人说要放下,但压力不是说放下就不存在了。...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泰国佛牌与古曼童是否可信

问:请问在西安目前卖得很火的泰国佛牌,古曼童等说是很有灵验,且说是南传小乘的正规佛牌,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信? 大安法师答:一切都往外信怎么行呢?信,首先要自信,信我们本具佛性,信现前一念大方广,量...

后果很严重!犯四重戒瞬间就要堕入阿鼻地狱

后果很严重!犯四重戒瞬间就要堕入阿鼻地狱

【原文】   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楞严经》...

正宗佛珠佛教对饮食有哪些规定?

正宗佛珠佛教对饮食有哪些规定?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  所以,原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