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名字的来源

九华山,又名九子山!九华山一名的由来,得从唐朝诗圣李白说起。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浪迹天涯,漫游四方,他走遍了祖国的名川大山。

有一年初春,九子山还被积雪覆盖着,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奔青阳,他是应好友韦仲堪之邀,来游九子山的。

韦仲堪得知李白快到了惊喜万分,连声对衙役吩咐到:快,快,快随我去迎谪仙。皖南的初春,天气很冷,寒气逼人,韦仲堪一口气登上了清泉岭。后来他有来到了五溪,准备酒宴。

这是右键李白舞剑哼歌,韦仲堪欣喜若狂,忙迎上去,连声说道,恭迎谪仙,恭迎谪仙。李白一见老友韦仲堪,连声谢道:你我之间何必如此?,韦仲堪说:你不辞路途遥远,来得这穷山僻野,为九子山争荣,为我韦仲堪争光,理应亲迎!李白道:看你越来越把我当外人了."

二人在五溪亭落座,韦仲堪连声吩咐摆宴,为李白洗尘。李白先饮一杯连夸好酒好酒,韦仲堪说:我这香酒就是朝中大臣和州官来了也休想尝一口,是专为你精心酿造的。”“你真是有心人啊,好,老友相逢,开怀痛饮,来,我敬韦处士一杯。李白又一饮而尽。

李白酒喝多了,话也多了,说这说那:“韦处士,这里是何处?”“九子山上流下五条溪水,在这里变成一条流入长江,所以此地叫五溪。这就是五溪亭,来往行人都要在这里喝酒饮茶,眺望九子,请问谪仙近来到了哪些名山?

李白说:前些日子在庐山转了转,近来在秋浦寺待了一些日子,现在来到九子山,得好好玩玩。韦处士,你知道九子山的来历吗?”“若不是谪仙问起,险些忘了介绍。韦仲堪向李白讲了九子战妖的传说。李白兴致勃勃的说:早有窦县令钓龙成仙和东晋葛洪在此修道炼丹,现如今有何高僧名道修炼?

韦仲堪说:有位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来这里修行,他住山洞,食黄精,信奉地藏王菩萨,辟地藏王道场。李白听后问:能上山问候这位高僧吗?”“这高僧是寺佛,他曾让我邀请谪仙到山上一聚。”“看来这高僧心诚,我们就上山见他。

韦仲堪急忙阻止,说山上大雪封路,清明以后准陪同他拜见高僧。酒过数杯,韦仲堪生怕李白扫兴,忙又和李白介绍五溪山色和神奇的六泉,说:五溪的山,一天四变,五光十色,请仔细观看。李白张开醉眼,向前望去,十分惊奇,只见峰峦叠嶂,山色凝秀,薄雾飘渺。

忙问:对面是什么山?韦仲堪说道:对面是九子的双峰,分别是小莲花峰和大莲花峰,一进六泉,就一目了然了。李白说:山俊峰秀,快去六泉口一游。

两人沿着五溪河进了六泉口,一路上怪石林立,山峦映水,李白忍不住赞道:韦处士,看来五溪乃九子山第一胜景。韦仲堪见李白兴致百倍,甚是高兴,又说:这才开始,好景还在后头。说着,领李白看了六泉。

果然,地下冒出六股泉水,水越冒越高,像六朵鲜花在飞舞,好看极了,韦仲堪打趣说:看那,六位水姑娘在欢迎谪仙呢。李白哈哈大笑:韦处士真会开玩笑。

韦仲堪说:谪仙,快看云来雾去。李白抬头望去,只见莲花峰屹立入云。云雾飘飘走动,把山峰遮住一半,不一会儿,云消雾散,山峦又显现出来。

瞬息万变,景色迷人,看得李白如痴如醉,高兴的说:不亲临九子山,怎知这九子山绚丽多姿,这九子山比花还好看,比画还美,你看,多像出水芙蓉。韦仲堪忙说:谪仙高见,很像,像极了。

李白说:芙蓉是花,我像为她改个名字,韦处士意下如何?

韦仲堪求之不得,连忙拱手拜谢:正合我意,请谪仙给九子山赐名!

改名九华山,好不好?

韦仲堪:九华山,有花有画,好,太好了。

从此,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传承至今!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大安法师答: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然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属于神妙莫测的程度了。 你只要深信切...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对佛像以及经书不恭敬? 宏海法师答:我们现代人的福报就只有住楼房,单元房,那上上下下每家每户都有厕所。就等于说家家可以设佛堂,家家都有厕...

念佛时打坐好吗

念佛时打坐好吗

问: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可以。念佛,行走坐卧都能念,尤其要重视经行念。因为我们现代众生心里太浑浊了,往往一打坐容易昏沉,昏沉就念不清楚,听不清楚。所以念佛最好是以经行为主,...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做种种功德给亡故的人是什么意思呢? 答:亡故的人如果是确已生西的,那家属在四十九日内吃素念佛做功德给亡人,一方面能增高他品位的等级,另方面家属中每个人...

短短几句话将人类五欲危害性揭露无遗

短短几句话将人类五欲危害性揭露无遗

【原文】   贪欲深广,过于巨海;五欲粗重,如妙高山。如紧波果,端正可观,若人执之,触便丧命。如屠羊柱,悬者必亡;如热金冠,戴之烧死。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注释】   贪爱五...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安法师答:这里面有一个窍门,大家要知道,你念佛的时候,思想要集中,把阿弥陀佛当作一句阿弥陀佛来念。如果你念佛不当作一回事来做,一边念阿弥陀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