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3、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传记。

  本集是 释迦牟尼佛广传 二、发愿品3、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3、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一日,海尘心生一念:我已让万千无量众生皆发无上圆满成就佛果之菩提心,不知辐轮王又是如何发心?是人王发心,还是天王发心?那些发愿得声闻、缘觉或无上菩提之人的心行又如何?我发愿获无上圆满佛果并度化所有有缘众生,国王所愿为何?佛陀、声闻圣者、天龙夜叉皆应于梦中提示我。

  作是念已,当夜于海尘婆罗门梦中,无数恒河沙如来皆现其前。众如来给海尘许多朵由金叶、银根、蓝宝石花须、石精宝花蕊组成的宝莲,每朵莲花中都有日轮,日轮里有七宝宝伞。一一太阳放光无数,光芒全部融入海尘婆罗门之口。海尘自己身体亦成如上千由旬之镜面一样广大、清净,且体内遍满六十百千俱胝跏趺坐菩萨众,各于莲座上入深禅定。日光放光于海尘头顶,七宝伞跃升到梵天世界。海尘四周围绕以五颜六色之纷缤鲜花,花中传出天人美妙乐音。

  恰在此时,海尘望见辐轮王遍身覆血,头变猪头,东奔西走,盲冲瞎撞。他吃了许多众生后坐于埃绕拉大树下,许多众生又来吃掉辐轮王,及其骨架亦被啃啮一空。其它众生倏而不见,国王尸骨又复生肉,身体上最终又生出猪头。于是又开始狂奔且吃众生,吃毕又坐于埃绕拉大树下,复被其它众生所啖……,如此循环不已。

  至若王子,有些长猪头、象头,有些长犀牛、狮子、狼、狐狸、狗、猴子等各种畜生之首,且身体遍覆鲜血。他们也吃食众生肉,吃完坐于埃绕拉大树下。接着又有众生前来吃他们,吃至骨架亦无,后又生肉,长出兽头,再食其余众生……,反反复复,不知何时终了。

  有些太子,则以豆蔻花装饰自己后骑于犀牛或马车上,一边向右边方向望去,一边就渐入迷途。

  帝释天、梵天此刻已来到海尘面前,并对他说:‘你应给众王子一人供养一朵宝莲,其余莲花可分诸国王、臣民。’海尘听从吩咐于是开始给诸人分莲花,正分之时,梦忽觉矣。

  海尘醒后暗自思忖:国王太子想必喜欢轮回之安乐,骑马、骑犀牛之属料想已发下入声闻乘之愿。我能见到诸佛放大光明,应代表我让南赡部洲众生获三福德之功德。我已引领无数南赡部洲众生趋入善法,且供养佛陀七年,具体梦境之解析应问于如来。梦中我见到十方诸佛,诸佛还送鲜花于我。我已发无上菩提心,与此梦相究竟有何关连,应问如来。我还见莲花及花中日轮,光明赫奕日光入我口中,身体变长增大,体内有许多以跏趺坐禅定之菩萨,帝释天、梵天要求我把莲花分给诸人,这些又是什么因缘?到底又标志着哪些征象?我应详细问于如来。

  第二日早,海尘来到宝藏如来前先行种种饮食供养,待圆满后坐于佛前低矮坐垫上。此时,辐轮王与一千太子为听法故也来在佛前。海尘婆罗门在众人前讲述完了这个梦境,世尊于是说道:‘海尘,你见恒河沙数佛陀且送你莲花,花中有光融入汝口,此乃你云游四方二百五十年,引领无数南赡部洲众生发无上菩提心之功德所致。如此利益众生、使他们发心,诸佛皆为你授记。众世尊又送七宝宝伞高至梵天,此为你将来成佛时,妙音周遍十方恒河沙世界之表征。你之肉髻见而不令人生厌,将为整个三界之庄严。而你体内有六十百千俱胝禅定菩萨,表你未来成佛时,将使无量众生发不退转菩提心及发愿成佛。你涅槃后,这些众生于微尘数劫后必在其他种种佛国刹土成就佛果,并感恩礼赞道:“我等今日成佛全赖海尘婆罗门昔日发愿之力。”此为你梦中体内显现众多菩萨之所象征。至于梦见诸国王及太子生出猪头、狗首,遍身覆血,啖吃余众毕,又坐于埃绕拉大树下被其余众生吞食。忽而身体又恢复如初,便如上所为,翻来覆去轮番不休。此等现象皆显示愚笨之众虽经劝化,而后发心行善,但只愿以此善根得人天果报,故而才成为众生享用品。诸趣之中,天人有死堕之苦;转生为人后,又受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百般痛苦折磨;旁生有愚痴及惨遭杀戮之苦;饿鬼饱受饥渴之苦痛;地狱离不开寒热煎熬,此类愚笨众生皆得辗转于六道中受此难忍众苦。至于梦见以豆蔻花装饰己身、骑犀牛及坐马车之辈前往迷途,则当代表一些受你劝化而行三种福德之人,只顾自己入于寂灭,已趋入声闻乘。’

 

点我:

相关文章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因果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 佛教佛典故事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样可爱的男婴。  由于丈夫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未知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未知

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经 失译人名   尊者迦旃子  体道修律护   见诸卒暴者  以偈开法路   心常怀怆恨  思惟悲感事   常勤务精进  顾后大恐惧   正法垂欲灭  人年才寿百   正法之光...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未知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未知

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唐 于阗国 三藏沙门 实叉难陀 译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

《百喻经卷下》:68、共相怨害喻

《百喻经卷下》:68、共相怨害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结了怨,愁忧不乐。有人问道:「你什么事儿这么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我无力还击。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就愁成这个样子了。」这人说道:「只有毘陀罗咒可...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 印光大师著 复周伯遒居士书一 今晨同接两函,备悉。文钞已散之将罄,今再寄四包,以后若有欲看者,当向商务印书馆请也。慈悲镜,已送出。所命作序,不妨悬说,虽不贴题,要不失为提倡戒杀...

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佛教故事: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