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究竟能不能成佛?妇女节告诉你真相

  1.龙施女出家修道

  这篇故事来自于《佛说龙施女经》,内容讲述了龙施女发菩提心舍身出家的故事:

  一天,佛陀游历到维耶离奈氏树园,托钵乞食走到当地的长者须福门外,须福有一个女儿名曰龙施,才刚满十四岁。龙施女见到佛陀庄严美好的相貌,心生清净、欢喜。当即发愿修菩萨行,如佛一样觉悟圆满。

  魔王见龙施女发大菩提心,担心其修成正果度化众生,便想要破坏龙施女的道心。魔王首先变化成龙施女的父亲,对龙施女说:“今世已经有佛,而且佛道难得,需要千百亿劫的勤劳修行,不如求罗汉,诱骗其修小乘罗汉。”

  龙施女不为所动,魔王见龙施女成佛的心意不退转,于是又恶毒地对龙施女说:

  “作菩萨行者。当不贪于世间不惜于寿命。今汝精进能从楼上自投于地者后可得佛。”

  企图毁坏掉龙施女的生命,龙施女向佛发下大愿,便纵身自投楼下。然未及至地,旋变男子身。龙施女父母亲属见此场景,皆发心求道。魔王见众人求佛,忧愁不乐惭愧而归。

  2.贫女发心施灯

  《贤愚经》中讲过一个故事:

  佛陀在舍卫国时,国中有个女人叫难陀。她生活贫穷,依靠流浪乞讨为生,总是在衣衫褴褛,饥寒交迫中度过。

  当时佛陀在舍卫国说法,国中的王臣百姓,虔诚地用种种名贵香油,燃灯供养佛陀。她就想:“我前世没有积累资粮,以致今生贫穷卑贱,现在遇到如此广大的福田,一定要种下福德。”

  于是她四处乞讨,终于化到一枚钱。拿着这枚钱去买油做灯时,卖油人说根本不够,但是出于同情,就给了她两倍的油,刚好够做一盏灯。贫女非常高兴,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自立佛前发誓乞愿:“如今我贫穷困苦,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乞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慧和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

  难陀发誓之后,便向佛陀致礼而去。

  第二天早上,所有供灯全部熄灭,惟有难陀供献的油灯仍然独燃明亮,如同新点的一样。

  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去收拾灯具时,想把它灭掉,等晚上佛讲经时再供,但以种种神通也没办法熄灭。

  佛陀告诉他:“如今这盏油灯,不是你们声闻弟子的神通力所能熄灭的,就是用四大海水浇灌它,让巨大的山风吹卷它,也难以把它熄灭,因为它是发大愿菩提心之人的灯。”

  佛陀知贫女发了无上道心,便为之说法,并授记说:“二十劫后,你将得作佛,广度众生,名号灯光,具足十号。”

  贫女即刻长跪合掌,祈求佛陀准许她剃度出家。之后她精进修持,成为德行高洁,受人景仰的比丘尼。

  3.摩邓女执著痴情

  在《佛说摩邓女经》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位,痴情执著的摩邓女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他的弟子阿难手持钵器,在行乞食物。阿难在食用完后,沿着水边行走,他看见一位女子在水边,正挑着水离去。阿难即向那位女子求点水喝,女子给了水后,被阿难得庄严相貌和风度折服,爱慕上了阿难,决心一定要嫁给他。

  这位女子就是摩邓女,摩邓女得知阿难是佛陀的弟子,受持戒律,一定不肯做自己的丈夫。便让母亲用巫蛊之术,束缚捉住了阿难,关在房门中。

  佛陀知道阿难落入了窘境中,即以神通力救阿难脱了险。摩邓女见阿难逃脱离去,便在家中啼哭,仍旧想念着阿难,每天守在阿难得住所外。

  佛陀得知后,想为弟子解脱烦恼。于是就问摩邓女:“你追逐阿难,想要求些什么呢?”

  摩邓女说道:“阿难没有妻子,而我又没有丈夫,所以想成为阿难的妻子。”

  佛陀就告诉摩邓女:“阿难是沙门,他没有头发。而你却有头发,你如果愿意把头发剃除,我就让阿难作你的丈夫。”

  摩邓女回到家中,果然就剃除了头发来面见佛陀。

  佛陀又问摩邓女:“你爱阿难哪里呢?”

  摩邓女言:“我爱阿难的眼睛,爱阿难的鼻子,爱阿难的嘴巴,爱阿难的耳朵,爱听阿难的声音,爱看阿难走路的样子。”

  佛陀就教导摩邓女:“眼睛里有的只是眼泪,鼻子里有的只是鼻涕……都是些臭秽不干净的地方,这个身体有什么好呢?”

  摩邓女听了佛的教导后,陷入了沉思。

  随佛所教,想着身体中的恶露不净,便自我正念己心,当下证悟了阿罗汉道。

  摩邓女长跪在佛面前,说道:“我实在是因为愚痴,才去追逐阿难,如今我的心已经开解。”

  原来摩邓女曾在前世五百世中,都是阿难的妻子,他们互相敬重,互相爱恋,并一同在佛陀的经戒中得道。

  此外,《妙法莲华经》上记述,八岁龙女,当着无量无边的天龙八部、国王大臣,还有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就在法会上示现成佛。

  《月上女经》中记述,月上女,初生不久,忽大如八岁,姿容端丽,城中求婚者众,月上女即告以七日之后,当自选其人。届期,月上女升虚空中说偈,大众闻偈而止贪欲,其后月上女遇舍利弗,并与之先后诣佛所,与舍利弗等对阐深义。

  佛经有时直接宣称女性也能成佛,其中有不少女性成佛的例子。如《大方等无想经》、《佛说老女人经》、《佛说七女经》等等。佛经中记录的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宣扬了佛教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的思想。

  本文参考“上海玉佛禅寺”内容整理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

持着感恩的心

持着感恩的心

  佛陀在舍卫国时,当地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年纪才二十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连医学也很精深,但是,学得愈多他愈觉得不足,因此并不快乐,他发愿要把天下各种技艺都学会。  这位年轻人就...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9 旁生亦行持安忍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 安忍品69 旁生亦行持安忍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9、旁生亦行持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妙鼓龙王,它有一弟名为近鼓龙王,也即后来之阿难尊者。二龙有次前往鼓声龙王处,...

空杯与禅

空杯与禅

  一天,有一位大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之后,南隐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味地请学者喝茶。  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却视若无睹,继续往下倒茶,以至于茶水溢出了...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

太神奇了!看完此文就能知道你的前世!

太神奇了!看完此文就能知道你的前世!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