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二 什么是业障

二、什么是业障

所谓的“业”就是造作,造作就是业,因此造作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了。我们身体一举一动,身在造作叫身业;我们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说话是口业;心里面还有妄想,要有念头,常有烦恼,一天到晚它都不断,这个叫做意业。我们造业再多,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身、口、意三业这三大类的造作。这三大类一动,它就造作,造作里面有善、有恶、有无记。我们想一桩好事情,什么是好事情,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叫好事,这叫善业。我们想一个坏事情,什么叫坏事情呢?念念为自己,为自己就是恶业,就不是善业了,也许大家听到就很不高兴,为自己有什么不好呢?这个世间俗话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自己这是天经地义,应该的,佛为什么说这是恶业呢?因为那就是存在我执和法执,认为我是对的,我需要等等。

现在了解一下什么是“障”。学佛的目标是要超越三界,是要成佛做祖、成菩萨。我们起心动念如果有我执就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有“我”这个障,障碍了超越三界,障碍了明心见性,障碍了成佛、成菩萨。为什么会障碍,我们大概都看过《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我相就是着了相,念念都有我,你着我相,这就是我执。我执不破别说菩萨,阿罗汉果也得不到,佛法修学的成就,最低的果报阿罗汉,什么资格才证得阿罗汉呢?我执破了,法执破了,就证法身大士了,就明心见性证菩萨果位了,所以佛教给我们始终是破我执、法执破这二种执着而已。四摄六度都也是在教我们怎么破我执和法执。我们起心动念都想自己,这是天天在增长我执,这怎么能出得了三界,所以你想想看这是善,还是恶呢?当然是恶,为什么说念念为众生是善呢?大家要知道,人起心动念都想别人,想一切大众,那个我啊,慢慢就忘掉,我执就破了,所以这是破我执最巧妙的方法,叫你一天到晚起心动念不想自己,起心动念想众生,把这个心量打开,所以念念想众生想别人,这是善。念念想自己那就是恶!这个恶业感招的恶果就叫业障,也叫做烦恼障,这个起心动念都是烦恼。

还有一种障叫所知障,就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有困难,做不到全面、客观地去认识事物形成的障碍。

 

点我:
标签: 佛学人生

相关文章

佛说供养僧人可让过世父母脱离恶道,让在世父母长命百岁

佛说供养僧人可让过世父母脱离恶道,让在世父母长命百岁

  【原文】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   《佛说盂兰盆经》   【注释】若能如此供养僧人,此生已过世父母,如堕入三恶道,...

塔尔寺——中国的蓝毗尼园

塔尔寺——中国的蓝毗尼园

↑塔尔寺全景↑塔尔寺如来八塔↑弥勒佛殿↑晒佛盛况↑跳神舞蹈↑千年菩提树↑华丽庄严的大殿↑制作酥油花↑酥油花艺术品↑大殿内的堆绣↑精美的壁画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国家5A级景区,藏语称“古本贤巴林...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问: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娑婆世界的确很苦。 净界法师答:你发愿求生净土,不回入娑婆,你就没发菩提心啊!我想是这样。我告诉诸位一个观念,你的想法会改变的,你...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也要通过拜外面的佛,把我们的自性佛给彰显出来,不能废弃拜佛。拜佛是净业行人必修的一个科目,天天...

以大无畏的心态做人做事

以大无畏的心态做人做事

  编者按:你害怕过吗?害怕的时候往往是人的心理最脆弱的时候,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使你成为惊弓之鸟。我国有句俗话疑心生暗鬼,意思差不多,其实我们只要以大无畏的心态做人做事,哪里有鬼神的可趁之机呢...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何还要修佛?

既然众生平等有佛性,为什么还要修佛?   正亮法师开示: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我们的佛性是具足的,但是佛已经把他的烦恼清空了,我们还有无量的烦恼;佛打破了自己的无明烦恼,而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