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戒】比丘戒是什么?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佛教解释)

  比丘戒,是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梵语(upasam!panna)或(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

  比丘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据四分律所载,戒可大别为八种,即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受此戒时每有特别受戒之作法,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并次第诱导,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称具戒方便。受戒之资格则不得与十三难十遮互相抵触。

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解脱,后者是为了成佛。一般人认为比丘戒严格,是小乘法,动辄就会犯戒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是大乘法很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於是都愿修学大乘,殊不知是绝对错误的。比丘戒消极不作恶,积极不作善不算犯戒,菩萨戒消极不作恶更要积极去作善,否则犯戒。无论受什么戒,戒师、教授师都为我们开示过教发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才能感发戒体。大小乘的区分不是从事相来说,而是从实践行为发心来判。

经书记载

  《增一阿含经》引: 释道安上师在序中说:此经往往有律语,有些在外国不许沙弥与在家人阅读。“而今以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悔,幸勿藐藐听也。”戒律是如来秘宝,古来不轻以示人。小众不得听大众的说戒羯磨,所以古德多认为未受具足戒者,亦不得阅读大戒,否则便成“贼住”而障受大戒。即不得听,也不得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比丘经典总有三藏。在家俗侣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

  《僧祗律》中规定,比丘若向未受具人说五篇七具之名,便犯越毗尼罪,这是比丘不应鼓励小众及俗人看律的有力根据。

  《分别功德论》云:毗尼者禁律也,为二部僧,非沙弥清信士女所可闻见。

  《大藏辑要》引: 杨仁山居士引序例中说“小乘律,声闻调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检阅。”

  《戒本疏行踪记》(引十住毗婆沙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蜜故、为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大智度论》“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律”

大戒

  在佛教上,比丘为佛教出家受具足戒253条者。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戒,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扎什伦布寺68岁的老僧次仁多吉说,由于受戒仪式属藏传佛教密宗的仪轨,所以整个受戒的内容不得外泄。他说,扎什伦布寺所有僧人对第十一世班禅受比丘戒由衷感到高兴。

比丘戒的意义

  受成比丘戒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活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萨隆-平拉说,在释迦牟尼向贤者五人传授“四谛”法轮的特殊喜庆的日子里,经师江洋嘉措向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事,也是藏传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

宽运法师: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

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 ──庚寅年重阳节有感 孝亲思想在中国可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尔雅·释训》中就提到「孝」;「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亦说:「孝...

信愿法师:贵州刁永生医治无效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贵州刁永生医治无效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贵州刁永生医治无效助念得生我舅舅刁永生,贵州省铜陵市人。生前未信佛念佛。二○○二年二月二日清晨,不慎从家中楼梯摔下,送医院抢救无效,告知“准备后事”...

宏圆法师: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宏圆法师: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我们看,过去杀业重感得身体多病多灾,寿命短促。说明虽然你剥夺了别人的生命,其实你也在剥夺你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虽然在我们的...

定弘法师:改造命运

定弘法师:改造命运

你真正学佛了明白道理了,你要发心改造命运,能不能改?决定能改。了凡先生十几年把命运全改了,俞净意公三年把命运全改了,在理论上讲命运是你一念就能改过来。你现在真的彻...

六十六句话,过目增福,记住终生​受

六十六句话,过目增福,记住终生​受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4.你永远要宽...

昭慧法师:问题在其“是否实相”——堕胎影片风波

昭慧法师:问题在其“是否实相”——堕胎影片风波

问题在其“是否实相”——堕胎影片风波感言释昭慧   由辅大神学院生命伦理中心发行的一部名为“残蚀的理性”影片,在全国高中护理课被广泛播放,但日昨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