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戒】比丘戒是什么?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佛教解释)

  比丘戒,是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梵语(upasam!panna)或(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

  比丘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据四分律所载,戒可大别为八种,即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受此戒时每有特别受戒之作法,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并次第诱导,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称具戒方便。受戒之资格则不得与十三难十遮互相抵触。

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

  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解脱,后者是为了成佛。一般人认为比丘戒严格,是小乘法,动辄就会犯戒不大容易守持,而菩萨戒是大乘法很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於是都愿修学大乘,殊不知是绝对错误的。比丘戒消极不作恶,积极不作善不算犯戒,菩萨戒消极不作恶更要积极去作善,否则犯戒。无论受什么戒,戒师、教授师都为我们开示过教发菩提心,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才能感发戒体。大小乘的区分不是从事相来说,而是从实践行为发心来判。

经书记载

  《增一阿含经》引: 释道安上师在序中说:此经往往有律语,有些在外国不许沙弥与在家人阅读。“而今以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悔,幸勿藐藐听也。”戒律是如来秘宝,古来不轻以示人。小众不得听大众的说戒羯磨,所以古德多认为未受具足戒者,亦不得阅读大戒,否则便成“贼住”而障受大戒。即不得听,也不得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比丘经典总有三藏。在家俗侣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

  《僧祗律》中规定,比丘若向未受具人说五篇七具之名,便犯越毗尼罪,这是比丘不应鼓励小众及俗人看律的有力根据。

  《分别功德论》云:毗尼者禁律也,为二部僧,非沙弥清信士女所可闻见。

  《大藏辑要》引: 杨仁山居士引序例中说“小乘律,声闻调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检阅。”

  《戒本疏行踪记》(引十住毗婆沙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蜜故、为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大智度论》“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律”

大戒

  在佛教上,比丘为佛教出家受具足戒253条者。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戒,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扎什伦布寺68岁的老僧次仁多吉说,由于受戒仪式属藏传佛教密宗的仪轨,所以整个受戒的内容不得外泄。他说,扎什伦布寺所有僧人对第十一世班禅受比丘戒由衷感到高兴。

比丘戒的意义

  受成比丘戒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活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萨隆-平拉说,在释迦牟尼向贤者五人传授“四谛”法轮的特殊喜庆的日子里,经师江洋嘉措向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事,也是藏传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什么是净土法门?怎样修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什么是净土法门?怎样修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佛教解释)  净土法门,是指修持往生佛国净土的法门,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天念 “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乘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净土五经一论  修持净土法门所依据的经典有五经一论,也就是...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自然趋吉避凶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自然趋吉避凶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认识一条苦因就改一条,认识一条乐因就修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因为:因上意乐、行...

如瑞法师: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发愿文

如瑞法师: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发愿文

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您是夏日的凉风冬天的太阳人人渴望,人人需要我们以思念慈母般的心情称念您的圣号虔诚跪在您的座下至诚地向您老人家祈愿: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宽运法师:忏悔前愆 改往修来──礼拜《梁皇宝忏

宽运法师:忏悔前愆 改往修来──礼拜《梁皇宝忏

忏悔前愆.改往修来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宽运法师西方寺盂兰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护法居士、善信、孝子贤孙,在...

念经来忏悔感情债

念经来忏悔感情债

这世间的债,有三种:钱财、命债,感情债。命债包括人命债,还有动物的命债,乃至不小心杀死了有灵性的动物,犹如蛇等。这个命债就比较严重了。这次就讲感情债。这世间人婚姻...

千万不要出轨,堕胎,不然果报真的十分巨大

千万不要出轨,堕胎,不然果报真的十分巨大

千万别出轨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寒冷寂静的夜晚,一对老夫妇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说:「遵守天尊神明的戒律,不去犯罪,那是有钱人的事情,谁还会在吃饱穿暖的时候,去做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