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什么意思?无我境界是怎样的?

无我是什么意思?佛教无我的意思

  无我,梵语(Anātman),即世界上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个相续不断的五蕴聚集体。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一般人都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我”。其实,无论人的身体还是精神,每一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如同一条不断流逝的河流。一条河流,每时每刻所流的河水都在变化,那么这一秒和上一秒的河流是“同一条河流”吗?若说是,却每一秒都不同;若说不是,却又一直在相续。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非“常”非“断”,相似相续,究竟而言是找不到一个“我”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我”。

  譬如现在的你和幼时的你,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呢?从外相来说,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科学的理论说,人的细胞七年内会全部换一遍;从内心来说,自己的许多想法、认识也变化了。所以,“我”是内心创造的一个概念,其实只是一个五蕴的集合体。佛法说无我,人牢牢执著的这个“我”,不过是无数细胞与流变不息的心识组成的一个暂时存在体。每个人的心识中都有善有恶、有染有净,修行就是要净除这些恶、杂染与执著,要“失去”这个部分,才能“得到”解脱与光明。

  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无我分为两类:1、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主张法无我。因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所谓“性空幻有”。

无我境界是怎样的?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经过有序的修行,依师、闻思、戒定,最终就能证得这种智慧。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把“我”这个妄想破除了。只有通达无我,才能成佛;无我是佛菩萨的境界,不能作为自己行事的前提,而应该作为修行的目标。正因为众生没有证得“无我”,所以才需要修行。

  佛法讲的「无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外在环境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样的赞叹、荣誉、肯定,完全不考虑「我」的立场,就只是无怨无悔地无条件付出,这种做事时认真投入,事后却如船过水无痕般的态度,才是无我的境界。以下是众法师对“无我”的解释。

点我:

相关文章

当你被别人“瞧不起”时,解释再多也没用,这样回

当你被别人“瞧不起”时,解释再多也没用,这样回

01这个社会就是如此,就算你做得再好,依旧有人不好看你,对你冷嘲热讽的,仿佛永远高你一等,站在高处俯视你,其实你又不是人民币,真的不会人人都喜欢你,这是很正常的事...

药师山·紫虚居士:从佛教的观点看男女的情欲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从佛教的观点看男女的情欲问题

从佛教的观点看男女的情欲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饮食、男女,饮食是维持肉体生命的存在所必须,而男女欲爱则是维持人类种族延续的必要活...

信愿法师:“皈依三宝,不堕三涂”的见证

信愿法师:“皈依三宝,不堕三涂”的见证

【念佛感应录】“皈依三宝,不堕三涂”的见证我名叫赖坤龙,男众,1949年生于台东县长滨乡,1981年搬来台南市定居,是一位草药师,也开中药行。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我们上一次学习到《八大人觉经》的第五觉,在第五觉的开始,我们讲述了佛法当中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段。菩萨的发心是因为看...

嘎玛仁波切:如果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

嘎玛仁波切:如果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

如果财富的来路不如法,就会自食其果。每年权威机构会排出富豪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今年这几个人上榜了,第二年一些人的名字不见了,换了另外一些人上去了。榜单上...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