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把自己的傲慢控制住。...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的世间洪福。但世间福报也是在因果法则的自然运行之中的,且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怎么说。...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果地上又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的身份来救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尘点劫以来,为救度众生故,宏深誓愿...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们的孩子如意,被封为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