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用什么方法呢?要讲经说法,要让他知道生命的真相、真理。

那真理是什么?就是谈因果问题,所以知苦乐法。为什么要谈四圣谛?要谈我们众生的生存境界是苦的,八苦交煎的。我们众生在这迷惑颠倒,在苦中还不意识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

所以佛要告诉这个世间的苦境。这位悉达多太子,他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啊!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无常啊。所以我们众生正因为有衰老,有疾病,有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着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

所以要讲“苦集灭道”。苦要认知,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追溯,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的安乐的境界,以及达到这个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苦集灭道是谈世间的因果和出世间因果,这里就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们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这些佛法——知苦乐法。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意》

 

点我:

相关文章

理净法师:“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理净法师:“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理净法师 对于“禅”这个概念,无论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的熟习,禅从释迦灵山会上拈花微笑[①]传迦叶尊者,代代相传...

净空法师:往往我们看到一个人堕在地狱,他从地狱

净空法师:往往我们看到一个人堕在地狱,他从地狱

“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五无间地狱的罪,这五种是五逆十恶、毁谤大乘,这都是五无间。五种,实际上五种说一桩事情,说造这种罪业的人堕无间地狱,他有五种状况。第一个...

【爱情】-佛教对爱情的解释

【爱情】-佛教对爱情的解释

爱情  爱情分类,第一种分类,爱情情感,愿望,欲望等(形而下的,受主观改变的)。爱情伦理关系,爱情承诺关系(形而上的,产生于主观超越主观的)。  爱情伦理关系的理论奠基人是曹菁先生,爱情有时也指爱情伦...

智渡法师:每次念完药师法以后,由于长时间打坐,

智渡法师:每次念完药师法以后,由于长时间打坐,

佛门信众问:师父,我颈椎腰椎痛的很厉害,现在在念上次去天台山慈恩寺请的药师法早课本,但是每次念完以后,由于长时间打坐,颈椎痛得更加厉害了,应该怎么办?智渡法师答:...

学愚教授: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

学愚教授: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

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 编者按:2013年10月30日-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戒律思想与实践——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

德森法师:新印感应篇直讲跋

德森法师:新印感应篇直讲跋

新印感应篇直讲跋(一九叁九年夏历十月)(印老法师主印,净业居士赠施)时至今日,社会人心,坏乱已极。不但道德沦亡,实属天良丧尽,人人专谈物质文明,皆望任意挥霍,穷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