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令善根不断增长、财富具足、家庭美满

行善业,为解脱播种

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是身的三善业,而语言的善业也有三种。第一种不讲谎言,就是讲真实语。但是,讲真实语要非常小心,用真实语揭别人疮疤时就变成是严重的恶口,并不是真实语,也不是忠言逆耳,而是罪过,这是需要善巧的。有一种谎言可以被允许,就是如果有人要杀生或伤害别人,为了要阻止他造业而说谎欺骗他,是可以的。在我们家乡曾经有两批年轻人,不知为了什么要斗殴,刚好我碰到其中一群的带头者,我就对他撒了个谎,说昨天我跟警察局长吃饭,他说已经盯上你了,可能今天让你们先打架,再抓你去关起来。他一听,怕了,就没再带头斗殴。类似这种谎言,不但没造成伤害,反而是种功德。

如果有人讲是非,就应该尽量叫他别讲了,因为讲是非会让人彼此起纷争。本来是一点小事,有人会加油添醋、夸大其词,让双方变得水火不容。更严重的是挑拨出家人,这是破和合僧,这种罪业和杀死自己父母没有两样,会堕到无间地狱。金刚师兄弟之间也经常有挑拨是非的事情发生,所以听到有人讲是非就要劝解,讲是非不仅伤害金刚师兄弟,自己也会下地狱。虽然如此,但有些状况是被准许的,比如有群吸毒的人,为了不让他们聚在一起,挑拨他们,让他们分开,这是有功德的。

绮语也是如此。如果和某些人谈天说地,聊的事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为了吸引他们进入佛门,这是可以的。表面上看起来是跟他们一起造业,目的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引他们进入佛门,这是可以被原谅的。

不妄语、不挑拨、不绮语,就要尽量多念经、持咒,多讲些对别人有意义和能带来快乐的话,让别人的心灵得到抚慰。譬如对悲伤的人,多讲些可以让他从悲痛中走出来的语言。

不贪,就是要多施舍,和前面讲的不予取是一样的。而不想因嗔恨伤害别人,就要多点慈悲心,多培养利益别人的心态。想要没有邪见,就要经常听闻佛法,让自己有正知正见。

十善是专门对治十不善业的,共分身善业三种、语善业四种、意善业三种。而不善业中的身体和语言七种,有时是可被原谅的。譬如你为了救人而杀死毒蛇,或是有几十个人将要被杀,所以你杀了这个要杀数十人的人,而且你杀他不是因为嗔恨,而是慈悲他和将被他杀的人,像这样为了慈悲而杀生是可被原谅的。贪念、嗔恨、邪见是永远不被开许的,只要有了贪念、嗔恨、邪见,就是恶业。

至于做十善的异熟果,综合来说,是可以暂时从烦恼及三恶道中解脱,得到人、天、阿修罗等三善趣的果报。

所作等流果是生生世世都喜欢行善,且善根不断增长。而就受者等流果来说,断除杀生,可以长寿少病。断除偷盗,能具足生活上的受用资财,不会遇到偷盗抢夺。不邪淫则可以家庭美满。而不讲是非的等流果,是周边眷属可以团结和乐。不恶口,就会经常听到赞美的语言。不说绮语,那么说出口的会是真实语,修行上的障碍会比较少,说话会有威信,众生会信服。无造作贪心恶业,则可心想事成。无嗔害心,不会有人事困扰。断除邪见者,则会不断生起善妙的思维和见解。

十善业的增上果,可以具足圆满一切功德,转生时会生在和十不善相反的环境,一切享用都可舒适且安乐。

十善业的士用果,任何善业随时都会不断增长,生生世世仍会不断行善,福德和智慧的善果会不停地显现。

就像以菩提心做功德回向,修行功德将一直成熟到自己成佛为止,会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有时内心受困扰、煎熬、沮丧、情绪低落等这些痛苦,都能脱离,称短暂的解脱。学佛目的就是要解脱,让身体从世间病苦中解脱,让心灵从情绪烦恼中得到解脱。因为心灵快乐,使得心不受身体业力的疾病影响,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也能快速地恢复健康。

自己解脱了,也希望所有众生能够得到解脱,这是佛教徒最美好的愿望。这种解脱,包括短暂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等所有痛苦,会慢慢离我们远去,短暂能拥有的解脱就是这个。除此之外,依靠我们这一世行持十善的业力,以及持咒、念佛、上供十方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的功德,在果报成熟时就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痛苦。

想要得到永恒的快乐,前提是要脱离轮回的痛苦。轮回中一切起心动念的造作都会是快乐和痛苦果实成熟的起因。

真正能化解痛苦与烦恼危机的方式,就是要断除侵害、损害众生的恶业,及时行善,用自利利他的慈悲方式来善待每一个众生。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溺水之儿往生引护母亲专修

信愿法师:溺水之儿往生引护母亲专修

【念佛感应录】溺水之儿往生引护母亲专修我是重庆市荣昌县莲友罗宣萍,今年51岁。我于2008年皈依佛门。皈依不久,我14岁的儿子郭春,在同年5月15日那天,与几位同...

邪淫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

邪淫悔过向善的福报实例

华亭人张某,年轻时曾犯邪淫,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张某并且又得了肺痨病,长久都无法痊愈。有一次,张某看到了《丹桂籍》,书中注载了许多邪淫报应的案例,自己非常感慨...

指月说禅:哪种供养和布施的功德是最大,最殊胜的

指月说禅:哪种供养和布施的功德是最大,最殊胜的

现在很多人信佛都第一时间接触到“供养布施”这个概念。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通过供养或布施获得功德,为当下或来生累积福报。其实供养、布施是一个行为,两种说法。哪两种说法...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

佛教戒律的要义及分类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地藏...

济群法师: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

济群法师: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

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 我们现在推广的“皈依共修”,就是特别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通过每周的集体共修,不仅能使大众对三宝的信心得到强化,在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