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一心不乱,回向求生净土,这个原则是不能

极乐世界怎么去?坚定信心,一句佛号念到底,专修就成功。不能杂修,杂修不能成功,要专。

老法师教诲我们,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经典全是平等的。在三辈往生里,上、中、下三辈是专修《无量寿经》,用持名念佛的方法往生的。后面还有一段,慈舟大师判为“一心三辈”,就是不专依《无量寿经》,依其他的法门、其他的经典修行的,只要他们发愿,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往生。这才显示出念佛法门的广大无比,告诉我们不要分别、不要执著。

比如专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只要你念《大悲咒》,念到了一心不乱,回向求生净土。这条是原则,就是一心不乱,你回向求生净土,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如果你不是一心不乱,你不回向求生净土,你是不会往生的。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修行任何一个法门都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念到心清净,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净土,一定能够往生。这就是“一心三辈”往生的。不管是哪一个法门,一定要专修,修到心地清净,回向求生净土,即能往生。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因为刚才我说了,专持《大悲咒》的,能不能往生?因为我身边就有持《大悲咒》的,就是我的姑娘和姑爷。他们两个是持《大悲咒》,一天持多少遍我也没问过,可能是没有数。这个持《大悲咒》,真的能持出一定的功夫来。

原来有同修到西藏去,回来的时候都带回来一些甘露丸,但是那个量不是太多的。回来以后,很多同修都非常喜欢这甘露丸,一发就没了。后来我听他们两个叨咕说,怎么样能让这个甘露丸更多一些,有同修如果要这个东西,咱们手里就有。

后来他们两个人就发了一个心,我们两个持诵《大悲咒》,看看能不能让这个甘露丸,大丸里生出小丸来。如果这个要能做到,那甘露丸就源源不断了,这是他们俩的一个发心。当时他们说这个事的时候,我听到了,但是我没说什么。

后来,他俩就持这个《大悲咒》,真的持诵到那个大甘露丸能生小甘露丸了。因为有一次,我姑爷拿那个手机照的相片,拿来给我看。他告诉我说:“妈,我和翀子,我俩持《大悲咒》,这大甘露丸可以生小甘露丸了。”当时我一看,真的!一堆,是五颜六色的、花花绿绿的、大大小小的甘露丸。一看真是心生欢喜。我说,“这回问题解决了”。他们俩也很高兴。这是我真实看到的,就是持《大悲咒》,把大甘露丸念到能生小甘露丸。

后来我姑爷跟我说:“妈,你念佛挺有功夫的,我给你拿几粒,你也能念出来小甘露丸。”我当时说,“你妈没这功夫,没你们俩那功夫。”后来我姑爷真的就给我拿回来几粒,搁一个小瓶装着。然后因为我不是好奇心强嘛,我就想,我念一念试试,真是抱着一种试验的心态。

然后我每天是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我不是像他俩念那么多,我是念一百零八遍。因为熟了,那《大悲咒》我是背下来的,就不用看着那个本念了。我就一边念着这个《大悲咒》,我就一边看着玻璃瓶里这几粒甘露丸。因为那个不是多的,也就那么七八粒吧,我估计。

有一天,我念着念着,我就突然看到一粒甘露丸,它就裂个口。我形容说,就像一个小孩儿咧嘴了似的,那嘴就张开了。我当时特别好奇,它怎么还裂出个口呢?我就盯着那个甘露丸看。待了一会儿,就从那个口里,所说的那个小嘴嘴里,就蹦出了一个小小的、有点儿细的像小长条条的小甘露丸,但是它不是圆的。后来隔了一段儿时间,我再去看的时候,那个细小的甘露丸就变成圆的了。后来我就知道了,真的是这个大甘露丸,你只要认真地持诵《大悲咒》,它是可以生出小甘露丸的。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所以,刚才说持《大悲咒》可以往生。一个是持《大悲咒》持到心地清净;第二,你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照样能够往生。

--无量寿经 (第31集)刘老师 复讲于2018年04月19日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那些年被你误解的“随缘”

嘎玛仁波切:那些年被你误解的“随缘”

文/嘎玛仁波切佛教里所说的“缘分”,是指很多因素聚合在一起后所呈现的结果。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概念上有点混淆。当做事遇到困难和挫折,自己又不想努力时,...

《百业经》:(15)第二辆马车──对佛生喜得佛授记

《百业经》:(15)第二辆马车──对佛生喜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到城中上供下施,他见到世尊托钵化缘,刹那间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  (译者:有些人以为这些...

超定法师:供僧功德殊胜行──讲于盂兰盆法会

超定法师:供僧功德殊胜行──讲于盂兰盆法会

供僧功德殊胜行──讲于盂兰盆法会 超定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每逢农历七月期间,中国佛教徒显得异常地忙碌。一是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一是七月三十日,地...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在家人不可以叫出家人来服侍自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陀在世时,有位出家人叫宾头卢,姓颇罗堕,这名字就译做“不动利根”。他什么也不动──不为一切的财、色、名、食、睡所...

嘎玛仁波切:随缘不是随便,积极随缘很重要,佛法

嘎玛仁波切:随缘不是随便,积极随缘很重要,佛法

积极随缘人有形形色色的欲望,也愿意为欲望去付出很多,但不一定都能得到,不一定都能成功。当你付出了以后,一定要享受付出的过程;最后这件事情即使没成功,也应该欢欢喜喜...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