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带业往生是这么个道理!农历七月报恩月!多多

我们今天一品烦恼都没断,见思烦恼都在,还是执着身是我,能不能往生?能,叫带业往生。只有这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里头统统没有,没有带业的,都是断惑证真,所以它难。这个法门跟八万四千法门比较,那就容易太多了。可是,容易它还是有条件,条件是什么?

这个见惑你要有能力把它伏住,没断。伏住什么?虽有,它不起作用,这才能往生。

用什么东西来伏?用这一句名号来伏,所以这名号方法不可思议!

这法子太妙,让我们起心动念都念阿弥陀佛。

念头才起,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觉悟得快,念头才起,不管是善念是恶念,第二个念头就换成阿弥陀佛,让我们心里在一切时、一切处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念头一起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跟西方极乐世界相应。

你看,我们的善念跟三善道相应,我们恶念就跟三恶道相应。

我们念念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六道的善道里没有,恶道里也没有,他哪里有?

西方极乐世界有,你只跟他相应,你决定到极乐世界。

念佛往生是这么个道理,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

-02-

注意修行的几大要点


一、孝养父母

佛教以孝为本,孝养父母是佛门的最大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件,试想连乌鸦尚知反哺报恩,如果我们不能孝养父母,岂不是连禽兽也不如吗?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福田,孝养父母与孝养佛的功德无二无别,不能孝养父母是人生最大的过错,不孝之人是一点也谈不上学佛。

此外,劝父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永脱轮回生死之苦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孝道。

二、恪尽本分

人生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学佛人应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进努力,做家庭、社会、国家的模范榜样,能孝顺父母,教育子女,爱护家庭,利益社会,报效国家,方是真学佛人,逃避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不能恪尽本分,侈言学佛,都是自欺欺人,学佛不可能有所成就。

三、深信因果

整个佛法的核心就是‘因果’二字,种了善因必得善果,种了恶因必得恶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学佛人当深信因果,以戒为师,日日反省,随时改过。

此外,念佛人深信种了念佛的善因,必得成佛的善果,这是最最深奥的因果。

四、戒杀吃素

学佛人当诸恶莫作,将一切的罪恶行为努力断除。

而所有的罪恶中,以杀生吃肉的罪恶最重,因为众生最宝贵的,无非自己的生命,杀它吃它,它最恼恨,怨仇结得最深,将来杀债杀报,血债血还,恶果最为惨烈,因此,诸恶莫作中以戒杀吃素为急!

五、放生救命

学佛人当众善奉行,任何的善事,只要有机会当努力实践。

而所有的善行中,不杀第一,而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为,功德最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而众生最宝贵的,无非自己的生命,放它救它,它最感激,善缘结得最深,未来福德善报最不可思议,所以,众善奉行中以不杀放生救命为先!

六、竭诚尽敬

诚心敬意是成就天下任何事业的基础,印光大师更教导我们要竭心尽力地把诚敬二字做到了极点,有一分诚敬,就有一分功德,有十分诚敬,就有十分功德,这是学佛成功与否的绝妙秘诀。

七、发菩提心

学佛的功德大小与自己的心量成正比,心量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

因此学佛人的心量一定要大!做任何事绝不是为了自私自利!

一定要从内心发真诚心,真实为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上求佛道,发心成佛后有能力要普渡众生;我们下化众生,发心有机缘一定要把佛法最精要的重点传播大众。

此外,真正愿意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八、拜佛忏悔

我们累世以来所造作的罪业,若是有体有相,是尽虚空也装不下,我们其实只不过是个业障深重的浊恶凡夫罢了。

因此,学佛人当发惭愧心及忏悔心,勤行礼佛,因为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拜佛忏悔是表达我们诚心敬意,惭愧自省最好的方法。


 

点我:

相关文章

禅师大慈悲为救野鸡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禅师大慈悲为救野鸡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编者按: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星云大师用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智舜禅师的德行,证实了这句话。这也是禅师视四大假...

学诚法师:我想自杀 一了百了,世界上没有任何我

学诚法师:我想自杀 一了百了,世界上没有任何我

1.【网友提问】 法师好!我身边有个特别权势的人,和领导总是走的很近,最近刚升做我的领导,大家对此人评价是心胸狭隘。对我总是指挥来指挥去,我一律执行,但...

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遇到是非的时候,佛教

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遇到是非的时候,佛教

编辑:净尘生气时怎么办?生气时,可以: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下气。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聆听或唱...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寺院里新来一位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黄念祖:有病痛,知道马上就要走了,该如何念?

黄念祖:有病痛,知道马上就要走了,该如何念?

问:这样讲起来,这个事情很困难,有病痛,知道马上就要走了,像我们修密的,应该念一句本尊咒好,还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答:现在是这样,你哪个熟,用哪一个。平等平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