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之始

  佛陀最初离开王宫入山修道的时候,经过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与频婆娑罗王有约,成道以后当先来度化。

  这一天,佛陀果然依约带着三迦叶来到王舍城的灵鹫山顶,人民闻讯,早已备办香花夹道欢迎,大家对三迦叶兄弟皈依佛陀的经过,尤感好奇而谈论不休,整个王舍城也因为佛陀的到来而显得朝气蓬勃。

  频婆娑罗王知道佛陀已经来到他的国土,欢喜异常,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灵鹫山迎接,自己则带着大臣、眷属在王舍城的竹林旁恭迎佛陀。终于,频婆娑罗王得以一偿宿愿,亲自见到证悟后的佛陀,并且躬聆妙法。

  这一晚,佛陀对频婆娑罗王及大臣们宣说四圣谛,指出人生的苦空无常以及如何才能离苦得乐的道理。王及一切闻法者聆听后,法喜充满,感动泪流,当下皈依了佛陀。

  频婆娑罗王于聆听法音后,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忽然,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一片竹林,雅洁寂静,充满园林之美,如果在那竹林之中建筑一座精舍供养佛陀,佛陀一定很欢喜,如此一来,佛陀可以经常驻锡精舍,摩竭陀国的人民也可以经常亲近座前,听闻正法了。

  频婆娑罗王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佛陀,佛陀慈悲的回答道:「很好啊!你就开始兴工吧!」

  于是频婆娑罗王立即下令臣子们迅速地在迦兰陀竹林为佛陀建筑精舍。不久,精舍完成了,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楼阁,七十二讲堂,定名为「竹林精舍」,频婆娑罗王亲自迎接佛陀及诸弟子住于精舍,从此佛陀经常在此弘法教化,这就是佛教寺院在印度的滥觞。

点我:

相关文章

心怀大爱

心怀大爱

  当我们「舍」的时候,我们的心念是朝向那里呢?是朝着福利人群的方向?或者是朝着私爱的方向?若是为服务人群而舍,就是快乐自在之道;若是有所求,为名利财色而舍,就是烦恼之源。这一切都是从心而起,心怀...

20个佛教故事

20个佛教故事

  1、你还抱着吗?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

佛经故事:阿弥陀佛略传

佛经故事: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定光佛以下的第五十三佛)。乔尸迦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

百年一梦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  多罗幢城参无厌王  善恶示现调心修福  了脱生死如幻如生  如幻法门证无往行  这时,善财童子忆念思惟着善知识们的教导,而这样想道:善知识能摄受我,教化我、守护我,能令...

你受苦多久?决定在于自己

你受苦多久?决定在于自己

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