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苦海】指的是哪里?苦海是什么意思?

苦海是什么意思?苦海在哪里?

  苦海,在佛教中是指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中,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并不是真的大海。《法华经.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

  人之所以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众生轮回于生死苦海,生生不息。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种重复已然进行了无数生、无量劫。在生生死死的过程中,有的只是低级重复,有的则是高级重复。生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佛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也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我们的心固然会制造种种烦恼,但同时也具备解除烦恼的能力。若不开发这一能力,轮回将永无止境,因为无明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使我们在苦海中沉沦辗转,迷失方向。

  人生如苦海,在生死大海航行的这一条破船,究竟能维系多久?就像老牛拉车,牵牵绊绊痛苦无量。唯有及早修行,尽快将这条破船修补好,否则「生死河边个破舟」,破船在生死河浪的狂涛汹涌中航行,随时都有可能沉没,不是太危险了吗?

苦海的其他释义

  (1)比喻无穷的苦境。

  唐卢纶《宿石瓮寺》诗:“回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宋文天祥《泰州》诗:“ 长淮 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倒也不争取虚名,只要早离苦海。”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一家人过了 黄河 ,到了解放区,如今分到了地,脱离苦海。”

  (2)指投置平庸诗文的箱笼。

  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

  清.钱谦益 曾汇集应酬无聊之作,题名《苦海》,殆本此意。

  《元诗纪事.高明》引,明.高明 《题青山白云图跋》:“此余往日在 越 中録寄 倪君 仲权 之诗,今十馀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96)懒惰者 见佛生喜得佛授记

《百业经》:(96)懒惰者 见佛生喜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救物延寿:《江慎修居士选录》积善报亲林承美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原文】  5、积善报亲林承美  福建林承美,少孤,母守节抚之。承美长,思亲涕泣,苦于报德无从。一禅师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惟勤放生戒杀,笃行阴德,庶可...

【如法】的意思,佛教中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的意思,佛教中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指契合于法理,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如《无量寿经》卷下:“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又《维摩诘经.方便品》:“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在密教的修法中,不少冠有“...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在断气前进行?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之后,再进行助念...

手淫害人苦,赶紧戒色吧!

手淫害人苦,赶紧戒色吧!

1社恐。又名社交恐惧症。特点:害怕公共场所,与人交流困难,害怕发言。2焦虑症,特点:害怕未发生的事,一直焦虑又没有办法。一件事情尚未发生,就开始胡思乱想,不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