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母牛一天连杀三人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佛教故事:这头母牛一天连杀三人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2018-04-13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佛教故事:这头母牛一天连杀三人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出家,发心追随佛陀修行。

这天,他前往王舍城托钵乞食,没想到在城门中被一头刚生产的母牛触抵而死。牛主人认为这只母牛是不祥之物,心生恐惧,便将牛转卖给他人。买主牵着母牛到河边喝水时,却被母牛从背后以角攻击致死。买主的儿子非常气愤,立刻将母牛杀了,并把牛肉拿到市场上卖。当时,有一位乡下人非常喜欢吃牛头,便买了牛头并用扁担担回家。在离家约一里多的路上,他把牛头挂在树枝上,坐在树下休息。过了一会儿,牛头因绳子忽然断裂而落下,牛角正好刺入乡下人的头中,此人当场死亡。

听到这头母牛一日之间连杀三人的消息,与弗加沙王非常友好的瓶沙王感到十分奇异,便带领群臣来到佛前,恭敬顶礼后请示:“世尊,有一头母牛,一天当中连杀三人,是什么样的因缘,而有如此的果报?请佛慈悲开示。”佛告诉瓶沙王说:“罪报有其原因,并非只是今生所看到的结果。”瓶沙王至诚祈请佛陀开示其因。

于是佛陀娓娓道来:“过去世时,有三个商人一同到他国经商。有一次,寄住在一位独自居住的老妇家中。寄宿本应付食宿费,但这三个商人见老妇无人照应,便存心赖帐,于是趁其外出时离开。老妇回家后发现商人们不在,便去询问邻居,才知他们已偷偷离去。老妇心有不甘,非常气愤地追了出去,直到精疲力竭,才追到这三个偷跑的商人。老妇生气地责备他们,并要求商人偿付食宿费。但是,这三人不但不肯认帐,反而还说:‘你这贪心的老妇,我们已付过帐,你怎么还来讨钱?’说完,便对老妇又打又骂。老妇势单力孤,既心有不甘又莫可奈何,于是诅咒商人们:‘我只是一个穷困无依的老人家,你们竟然忍心欺负、打骂我!我老了,也没有力气向你们讨回公道,但你们加诸于我身上的种种恶行,我绝对不会原谅。我发誓,下辈子只要再相遇,一定会杀了你们,即使你们已修行成道,也要取你们的性命,才肯罢休。’”

佛陀告诉瓶沙王:“当时那位孤独无依的老妇,就是现在这头母牛。而那三位商人,便是被牛触死的弗加沙王等三人。”接着又开示:“以恶劣之言谤骂、污蔑、欺凌他人,怨恨从此而来。若以谦让、恭敬的言语待人,不但不会结下恶缘,也不会产生怨忿。所以说,口出恶言,犹如口含一把利斧,随恶言而出,就会伤人伤己。”瓶沙王及大臣们闻佛所说,皆更加深因果的道理,欢喜奉行佛陀教诲。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一》

省思:

佛法说道,说话要说“正语”,也就是说正直、清净的语言。正语来自不犯口业上“恶口、两舌、妄言、绮语”的过失,也就是不恶言骂詈,不挑拨是非,不说轻浮、不正经、欺诳的语言。因此,口常说善语、正直语,以恭敬、谦让、柔顺他人的言语,作为待人接物上的应对进退,自然能够远离嗔怨,而与人广结善缘。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

圣僧解怨传

圣僧解怨传

  隋朝代州赵良相,家庭有资财巨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盈,次子叫孟。  盈的身体比较强健,孟的身体比较孱弱。他的父亲将死,就把家财分成了两份。  没想到盈就把财产全部霸占强取了,仅仅留下一间圆屋...

嘎玛仁波切:在团队中,应该提倡学习榜样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样本人

嘎玛仁波切:在团队中,应该提倡学习榜样的精神,而不是突出榜样本人

  人本就是群居动物,团队就是由一群有共同理念的人组成的。  很少听说不同理念的人能够组成一个团队,所以大家有个共同信仰与共同理念非常重要,这是团队的第一个作用。团队的第二个作用是,团队制度可以传...

世间三种最胜香:戒香、闻香、施香

世间三种最胜香:戒香、闻香、施香

  欢迎关注江西黄龙禅寺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一种香,不论在遇到逆风时、顺风时,或是逆顺之风时,都可以闻...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

忍渴护虫

忍渴护虫

  忍渴护虫【法句喻经】  佛陀在祇园说法时,有初学佛的两位比丘从罗阅祇国到来,路程遥远,又遇到大旱,干渴得就快死亡。忽然看见地洞里有一升多水,水中有很多小虫,无法取来喝。其中一个说:“暂且先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