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 寻法品 87 身做千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7.身做千灯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赡部洲国王,名为甘谢讷巴乐,当时他统领诸多小国,又具有强烈悲心。一日他想到:既然我已成众生君主,他们亦对我信赖、喜爱,那我更应以佛法饶益他们。心意已定,他便对众大臣说:“谁愿为我宣说佛法,我可将全部财产悉数赐与他。”

  有一婆罗门名为力得吉者闻言便对国王说:“我掌握有佛法。”国王立刻对他恭敬承侍,并表示愿意听他传法。力得吉对国王说:“如你真想得法,那就必须以自身躯体做成一千盏灯以为供养,我才可为你宣说佛法。”

  国王听到这一要求后满口答应下来,他还派人在赡部洲广为宣传道:“国王为听闻佛法,七日后将以自己身肉做成千灯供养。”大众听到如此消息后,尽皆哀伤痛苦,他们纷纷来到他面前顶礼哀恳道:“我等愚痴可怜之众,犹如盲人依赖有目者或儿子依赖母亲般仰仗你为生,若你身成千灯,则必死无疑。为一婆罗门你实在不应将世间众生全部舍弃。”

  王妃、继承王位之五百太子、一万大臣此时均祈祷他万勿如此行事,而甘谢讷巴乐国王却意志坚定,谁都无法阻挡。他安慰众人说:“待我获得无上佛果时,我必能度化你们。”

  言罢,国王即剜肉钻眼做成灯盏,又做一千灯芯插入其中,然后对婆罗门说:“你先说法,我听完即刻便点燃自身。若现在就点,我根本无从听闻法要。”

  婆罗门便宣说偈子道:“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国王对他所说非常满意,更加坚定自己布施、供养之心,他以无有后悔之心态发愿道:“我希求佛法只为得到佛果,愿我得佛果时,必能以智慧明灯遣除众生无明黑暗。”

  待国王发愿完毕,整个世间开始震动,天人、菩萨相继前往虚空看望国王,并撒下阵阵花雨。帝释天以种种妙音赞叹他并询问道:“大国王,你承受如此巨大痛苦有无生后悔心?”国王掷地有声地回答说:“无丝毫后悔心。”帝释天试探他道:“看你现在身躯抖动、表情不悦,还说自己不后悔,有谁会相信?”

  国王即以谛实语发愿说:“从开始至现在,若我确无后悔心,则愿我身体即刻恢复如初。”

  他话音刚落,身上伤痕便消失不见。

 

点我:

相关文章

【痛苦】痛苦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痛苦?

【痛苦】痛苦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痛苦?

痛苦  痛苦,一种广泛的而复杂的人类感受,意指会让人经验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乐等负面情绪的任何事物,它通常与受伤,或会让你受到伤害的威胁连结在一起。肉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痛苦感受,通常被称为疼痛。人为什...

布施与悭贪

布施与悭贪

  在舍卫城里,有一个长者名叫最胜,他的财宝堆积如山,数也数不清,可是他的悭贪却是无人能比。他的房子做了七道门,守护严密,并且嘱咐守门人,不准乞丐进入他的家中,又在墙壁四面涂满了石灰,以防止老鼠穿墙,...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北魏昙鸾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比丘:北魏昙鸾

  昙鸾。山西雁门人,年少时游历五台山,见到种种神迹灵异之事,因而发起信心剃度出家。读《大集经》时,由于经典的言词义理深奥微密,因此发心要为此经作批注。行文批注才过一半,就感得气疾,于是周遍各处去...

星云大师:我这辈子的4点经验

星云大师:我这辈子的4点经验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

“见性”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见性”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见性后的人也是人,未见性之人也是人,同样是人,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在精神的领域与物质的感触,是截然的两回事,假使要问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毕竟见性之人,已超越俗...

堕胎婴灵附体讲诉报复行为,现代人不得不反省!

堕胎婴灵附体讲诉报复行为,现代人不得不反省!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儿,并非无情法与低等生命,而是极为宝贵的具命有情。意乐之中,想是于胎儿作胎儿想;烦恼是贪、嗔、痴任何一种,譬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