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一 心有五种佛教说

一.心有五种佛教说

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由我们的心来指挥。我们的心性是什么样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这些作为有虚伪造作的;有习气自然的;有无明盲目的;有智慧觉悟的几种。通过这几种心性的指导,我们为人处世会有千差万别的表现,演出我们千差万别的人生。

佛教中对心的描述有五种。第一个是肉团心,这是无自性的物体。第二个是缘虑心,表现虚妄攀缘的心性。第三个是集起心,表现习气的心性。第四个是含藏心,含藏了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心性。第五个是真如心,是我们的真正自性。

肉团心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我们身体里面那块会不停跳跃的肉块。它是个物体,是无自性的。它是我们生命的最基础的组件。好比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五蕴里面的色(物质)蕴。

缘虑心是指我们遇到事物后,根据自己的含藏(以往的知识)进行思考、分别、判断、觉悟等等的虚伪造作,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过程。因为每一个人的含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情不同、环境不同等等,对同一个事物的表现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因为个体的情绪作用对完全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表现,是我们生死烦恼的根源,是要想办法断掉的。

集起心是我们无始以来所养成的心性表现。我们所说的下意识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我们对于同一件事物的处理过于频繁,形成我们的习惯,或者叫串习,甚至到下意识。比如我们眼睛一遇到自己感觉不对劲就会眨眼或者闭上。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心性处理事情的时候是不需要去找含藏(知识)进行分别的。这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心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一切的修行才能改变人们心性。使它接近真如心,它与真如心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觉悟。

含藏心是我们无始以来全部的心的表现。因为无始以来各种各样的心性很多,全部存在里面,现在因为隔阴之惑(注1)只能想起一部分,而且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我们三岁以前的事情是想不起来的,很类似个人的“天性”。我们遇到事物的时候就会在这个“模糊的数据库”里面查找,比较,分别,判断。因为我们以往的“认识”都是有缺陷的,再加上隔阴之惑,所以在外面的表现为无明或者是似是而非、难以确定。被缘虑心所利用就产生妄想烦恼;被真如心所利用就表现为智慧、觉悟。转变的过程就是集起心起作用的过程,或者说利用集起心的作用,使得它含藏有完整的“认识”从而转变我们对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以永嘉大师说:“无明实性即佛性”。

真如心是我们的真心,或者叫觉悟心,或者叫智慧、或者叫佛心、或者叫禅心等等,也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无明实性”。它是对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表现为智慧或者叫寂照,寂者巍然不动,照者明明白白,或者说如如不动。因为它能全面地看待事物,所以表现为虚怀若谷,或者说心包太虚等等。正是因为这样,含藏中的无明,因为“认识”的全面,转变成真如。它是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途径,这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注解:

1.“隔阴之惑”

我们受身过程叫入阴,现在是前阴,死后是中阴,再受身后叫后阴。隔阴就是前、中、后阴的转变。因为转变的痛苦,所以我们的含藏里面的东西就会迷惑、忘记等。使得我们表现出无明,有的人“隔阴之惑”不深就会记得其它阴中的事情,叫宿命通;有的人模模糊糊记得一点点,所以表现出某件事物似乎好像认识,模模糊糊等等。

后面敬请关注《五种心性可观察》

 

点我:

相关文章

果林:眼泪快流下来,感恩佛菩萨加持

果林:眼泪快流下来,感恩佛菩萨加持

今日一人去大山中安放太阳能念佛机,走进大山,看见一座连一座的大山,宽广的大山,大声喊着阿弥陀佛,太阳温暖照着我,蓝天白云,念了念南无阿弥陀佛!心情极好!在安放念佛...

信愿法师:蒙光触者尘劳灭临终见佛往西方

信愿法师:蒙光触者尘劳灭临终见佛往西方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蒙光触者尘劳灭临终见佛往西方(三)上上个礼拜我印象很深刻,星期六的时候我正在讲经,刚好讲到大陆唐山发生大地震,在讲唐山大地震,刚好不巧...

这个时代在家修行、在家弘法比出家方便

这个时代在家修行、在家弘法比出家方便

你要是真干的话,你就得在家干你出家干,你的障碍就多了恭录自 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回(第五十集)▼昨天有个居士晚上来看我的时候,告诉我他想出家,我劝他别出家。他说他要发...

不邪淫者,才能得到到如意眷属报

不邪淫者,才能得到到如意眷属报

一、为什么不邪淫者可得如意眷属:佛经上说:“不邪淫者,得如意眷属报。”佛经告诉我们只有不邪淫的人,才可以得到称心如意的伴侣。佛经曰:冥罚淫律----只要邪淫,就被...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有关嗔恚的习气,《楞严经》经文有如下描述:“嗔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

净空法师:人一定要明理,明白道理之后一定要改造

净空法师:人一定要明理,明白道理之后一定要改造

 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的时候遇到云谷禅师,他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二十年,就是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二十年。十五岁的时候遇 到一位看相算命的先生,孔先生,替他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