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慧法师: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台湾体慧长老开示

(锦州宝林1)

尊敬的上道下航大和尚,各位菩萨、各位在家居士大家早安,阿弥陀佛!

唐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黄金时代,历史人物诗人白居易是当时的大官,地位显赫。一天他慕名来拜访得道高僧了禅禅师,了禅禅师就连他的床铺都是在树上,只能坐不能睡,白居易对他拜了三拜,问禅师:“何为佛法?”了禅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所以说学佛要学谦卑、恭敬别人的心。越修行的人越慈悲,谦受益、满招损。懂得和合的人,家和万事兴,走遍天下无敌手,把家里的人看成佛、菩萨,把讨厌的人看成是前世最亲的亲人、最爱的人,好心就会有好报。深信因果,起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真正的佛会对贪嗔痴说不要,所以我们要慢慢学佛的好榜样,发菩提心就是人间的菩萨,念佛的人要把贪嗔痴甩掉,依法不依人。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学佛就是要学信心,信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成佛。佛教重视礼,现在所有的宗教都在像佛教学习,虽然不同的教育,但是都有共同的理念—向善心!‘未为成佛,先结善缘’做什么能结善缘,断除恶业呢?

首先你要先学会种三亩地:

1、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修持善业
2、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人。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救济众生的悲田。《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阎浮提众生布施较计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相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暗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谕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悲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都能拿出慈悲心,下心含笑,拿着你结缘的种子,亲手布施与他,安慰他柔和慰育所得的布施比别人布施百万沙河还大,动一颗善良的布施心,哪会没有福报,因果丝毫不爽,世界有很多说不出的痛苦,佛陀告诉我们“快到极乐世界吧,世间太残忍、太痛苦了,有太多的不自由、不平等。”而到极乐世界成佛的最好办法即断恶,不再结恶缘,积极结善缘,众善奉行,要明理就会很快乐。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即是将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断除。众善奉行即不可以说小善事就不去做,小善不集不成大善。释迦牟尼佛也是从基本的小善事做起的,做善事需要培养,日行一善、广结善缘是最好的解冤咒!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你知道吗?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这个世间的众生,都生了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么循环不断,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所以叫生...

悟道法师:念佛怎么还会有附体?

悟道法师:念佛怎么还会有附体?

「恶鬼」不敢来接近。天神恭敬我们还可以理解,有护法神来保护。讲到恶鬼远离,可能有很多同修会有疑问。早年我们在美国达拉斯佛教会,那是一九九一年之后一年去打一次佛七。...

你可以不生气,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

你可以不生气,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恨、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现。与其他不良心理相比,瞋心的破坏力更强,它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宣化上人:想要出家的,一定要受具足戒,这才是真

你受了具足戒之后,要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一年是很紧急的一年,我们所有的出家人天天都很没有时间休息的,...

怎样跳出命运的束缚,求得好姻缘与富贵?

怎样跳出命运的束缚,求得好姻缘与富贵?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好多朋友找我算事,都说我算的准,但每次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时?我...

学诚法师:皈依之后要认认真真地去实践

学诚法师:皈依之后要认认真真地去实践

皈依之后要认认真真地去实践 2010年5月3日,即“五一楞严法会”的第三天,下午,学诚大和尚为将近三百名信众传授皈依,并在皈依仪式上做了重要开示。 各位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