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开法师:人乘佛教教义

人乘佛教教义

人成即佛成

慈光山倡行人乘佛教,是希望使佛法普及社会各阶层,人人能从守持五戒十善开始,将佛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人生现世的改善,及人格道德的建立,由「人乘正行」,一步步实践「佛乘」究竟完美的成佛之道。

此一由人乘行果而进趣大乘行的菩萨学处,实为成佛之因,其本源出于佛乘,故名为「佛教人乘正法」。

由内而外清净佛土

人乘佛教以弘扬释迦所说经典为原则,修身、口、意三业清净妙行为基础,以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欺骗、不饮酒五圣戒为根本,并以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不邪见、不迷信、不托辞利用鬼神、不迎神赛会、不祀拜鬼神以助修。

人乘佛法的基础在于重持戒修行。在行的方面:励行「八正道」,包括孝顺父母,慎终追远,恭敬长辈,尊师重道,和乐家庭,倡兴家教,着重职教,经营正业,择善交友,和睦邻里,发展经济,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广行惠施,助人为善。并且,在经济情形许可范围内,举办各种慈善救济及公益福利人群社会的事情,如此则可以保持生生世世皆得人身;因为不妒忌、不斗争,能把握不生修罗道中;为人不犯下品五逆十恶,死后不生畜生道中;为人不犯中品五逆十恶,不贪嫉,不吝财,死后不生鬼道之中;为人不犯上品五逆十恶,及一切深重罪业,死后不堕地狱之中。

总之,人乘佛法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真义而修行。若每一个人都做到「自净其意」,即先度尽自己的「内众生」,由「人乘」进入菩提大道,乃至广度世界上一切有情「外众生」,则娑婆净土自不远矣!

人乘菩萨道为落实人乘佛教的四个目标:

1.人间改善,

2.后世胜进,

3.生死解脱,

4.法界圆明;

人乘佛弟子的行门应具:

1.敬重三宝、报答四重恩、读诵大乘经典、随喜供养诸佛。

2.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

3.广行四摄、六度、八正道,示居尘劳,起人信乐,创造人间净土。

4.慈悲喜舍,实行大悲救世的菩萨行。

5.具足威仪,不犯律仪,显密双修,行解相应。

人乘佛教的修行法门,是以契应各种性行人根器,融合禅与净的修行方法动静等持,而以启发众生觉世利他的菩提心为主旨。

点我:

相关文章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

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

问:助念对于往生西方到底起什么作用?本源法师答:"助念"顾名思义即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但这只是助缘而已,决定不是往生之正因。...

宽容的孩子有未来

宽容的孩子有未来

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宽容是化解矛盾的良药,宽容是利人利己的法宝,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拓展道路;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等...

智果:抄写《僧伽吒经》的感应及改变:消业增财改

智果:抄写《僧伽吒经》的感应及改变:消业增财改

抄写《僧伽吒经》的感应及改变:消业增财改性格上学时期:弟子从小属于很聪明的那种人,基本上学任何东西都是教一遍就会,小学初中都是重点学校,考试排名出了前三名都算是发...

圣开法师:不用财物的布施

圣开法师:不用财物的布施

不用财物的布施 在一般人的想法,总认为布施是有钱人的事,所以若逢有人介绍他们布施修福时,总是推辞说:「待我将来赚大钱时,再行布施吧!」其实也不一定要发了财才能...

酒瓮见真情

酒瓮见真情

  有一对新婚夫妇,郎才女貌,相亲相爱,邻居们都非常羡慕。  不久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这天,丈夫从外面办完事回到家中,为了消除疲劳,就对妻子说:“爱妻,今晚咱俩先喝点酒,你到酒瓮里取些酒来。”“...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十二)总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总的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安乐。这一颂说:我对普贤行愿作了闻思修等的殊胜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