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僧法师:佛教与宗教

佛教与宗教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神秘化信仰。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方面。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的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祭祀仪式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是聚集的意思,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发展到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有一神教和多神教,一神教是指起始神只有一位的宗教,而多神教有多位神灵的宗教。

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指佛陀的教育,不是以崇拜佛、菩萨为宗旨和目的,而是学佛作佛的教育行为。通过学习和修行的次第圆满,从而达到和佛一样的觉悟。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是学与未学、迷与悟的差别。

宗教是以信仰和崇拜‘神’为目的;而佛教是以自觉、觉他为目的。宗教在佛教的术语里是,自证为宗、化他为教。而现代的佛教的形式,尤其是学佛的居士中,有些人把净土宗当成宗教来信仰,误认为阿弥陀佛是万能的主,一句佛号、一本经、把往生极乐世界当成升天堂一样。不学习教理,不明白觉悟的真理,不知道断烦恼的解脱之道,实在是误解了净土宗的真实义。【观无量寿经】上说: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可见往生净土不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象祈祷上帝一样能去了的。要具足众缘远离贪嗔痴内心清净了,才能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而得生净土。阿弥陀佛不是谁念弥陀就偏向谁,而是善业和菩提愿众缘具足了就能连接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净土宗的目的不只是往生,而是自净其心,修菩提愿、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经云;心净则佛土净,通过事项的寻归,达到理性的深入实相。所谓;生则要生,去则不去。往生不是从这里到那里,而是思想境界的转换,善因净业具足了,临命终时由愿力,‘自力、他力’把娑婆的业因转换成净土的果境,不是单一的信仰和无修的侥幸想法所能达到的。【大珠和尚入道要门】中说;“欲生净土当净其心,心若清净所在之处皆是净土,若心不净,所在之处皆为秽土,净不在土而是在心”。往生的众缘中有‘受持三归’一项,其中皈依‘法’是皈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不是一部经。因为一部经概括不了佛法大意,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需要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只有广学多闻才能打开智慧之门改变无知和愚昧的执着,所以三归当中要我们宁可舍去生命也要受持皈依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占卑八關齋戒(10.06.02) 忏悔持戒自利利他 今天在藏历来说是四月的二十一号,二十一号是地藏菩萨日,所以今天我们做任何一样善...

印光法师:如何为大病临身,存亡莫保的老人助念?

印光法师:如何为大病临身,存亡莫保的老人助念?

问:为什么说念佛利益比诵经拜忏做水陆大多了?答:诵经拜忏做水陆往往会成有名无实。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

现代很多人得老人痴呆症及植物人,若其临終时,为

现代很多人得老人痴呆症及植物人,若其临終时,为

问:现代很多人得老人痴呆症及植物人,若其临终时,为其助念,请问能否往生?答:不能往生。佛经有讲八难,八难不能往生,横死不能往生。往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临命终时神...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净空法师:什么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佛法当中常说的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又加了两句,加这两句是说明四种不同的境界。「不变随缘」是佛境界,真如随缘是菩萨心,这个菩萨不是别的菩萨,是...

尼玛上师:改变命运的药方,创造命运的良剂

尼玛上师:改变命运的药方,创造命运的良剂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我分四点来说明: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

恭请为妙音居士的父亲于景录、母亲梁玉会助念

恭请为妙音居士的父亲于景录、母亲梁玉会助念

佛友妙音居士的父亲于景录、母亲梁玉会前段时间往生。恭请各位同修、大德、法师为他助念,愿此助念万善功德福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愿莲池海会众等菩萨莲品增上、早日成佛。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