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修行的人,为存留智慧之水,善于修禅定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禅定”,定就是三昧,现在讲禅那三昧的功德。禅那──思惟修,又叫静虑。思惟修有四禅,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没有五禅。另外,四空处就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禅、四空合起来,就叫八定,所以诸禅定就是包括这四禅八定,这八定都有它的功德,所以叫做禅定的功德。

禅定就是摄心,摄心也就是思惟修,也就是静虑。你摄心就是制心,制你这个心,所以说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而这个“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就是在禅定里头,也就是禅定的境界。制之一处,是专一其心,心念归一。心念专一,在这个时候,一念也没有了,就是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你都明白了,就知道有个空理,你若是再能明白实际上连这个空理都没有了,空也无所空,能空、所空都没有了,能所双亡,在这个时候,能空和所空都没有了,就是一种湛然寂静的境界。若连这个湛然寂静的境界也不生,这时候一念也都没有了,你说你的欲念从什么地方产生呢?找不着这个欲念了。什么叫五欲?什么叫六欲?都不知道了。这时候也就是禅定,也就是真正的摄心了,那么自然就会生出无量的自在功德,无量的神通妙用,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佛说,“汝等比丘”:还是跟前边一样的。“若摄心者”:你若是能摄持其心,“心则在定”:这个心就是在定中。“心在定故”:因为你心在定的缘故,就有一种智慧。有这种智慧,就“能知世间生灭法相”:世间的生灭法相就是成、住、坏、空,这世间是怎么样成的?怎么样住?怎么样坏?怎么样空?法相就知道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增一减为一个小劫。“增”是由人寿的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譬如人的寿命十岁,再过一百年就是十一岁了,再又过了一百年那就是十二岁。那么身量高度,每一百年增加一寸,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然后再减。“减”,也是每一百年,身量高度减去一寸,寿命减去一岁,再减到人的寿命十岁为止,这么一增一减,就叫一个“劫”。

一千个“劫”,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算一个中劫,四个中劫算一个大劫。在世界上,“成”有二十个小劫,“住”是二十个小劫,“坏”又是二十个小劫,“空”也有二十个小劫。那么二十个小劫算一个中劫,所以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合起来,就叫一个大劫。世间生灭的这种法相,有定力的人就会都明白,都知道了。

“是故汝等”:因为这个,所以你们各位佛的弟子,“常当精勤”:时时刻刻都不应该懒惰,都应该精勤。精勤做什么呢?“修习诸定”:修习一切的三昧。“若得定者”:假设你得到定力,得到三昧了,“心则不散”:心里的智慧光明就不会散乱,不会消失,不会没有了。你有了正念,有了不妄念,就不失正念了。“譬如惜水之家”:就好像是爱惜水的这种人家似的,“善治堤塘”:他善于治理水坝和水塘。堤塘,他知道怎么样修理,令它不漏,令这些水不跑失了。“行者亦尔”:修行的人也就好像善治堤塘的这个人一样的,“为智慧水故”:为存留这个智慧之水,“善修禅定”:善于修禅定的堤坝。“令不漏失”:令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法宝不丢、不漏,不失去了。“是名为定”:这就叫真正禅定的功德。

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V 1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V 13

1316经:本经叙述如果具足戒与智慧,并能正思惟,则能渡过生死流。 在本经中,同样是位名叫旃檀的天子向佛请教:“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

男女交往,心诚念正

男女交往,心诚念正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恋爱,以致直到婚嫁时,都必须在不犯邪淫的前提下进行,才能确保各人的节德、寿康与幸福。所谓在不犯邪淫的前提下进行,...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我们都很熟悉的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是赞叹释迦牟尼佛祖为我们人间带来了正确...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十年来,忽视因果伦理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社会提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有关,许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让人们对因果律失去了...

学会四种方法来改变面相,扭转改造命运

学会四种方法来改变面相,扭转改造命运

人之长相分:体、貌和心灵。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颜值可以美容,但掩盖不了本色;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心有...

从贫穷到小康: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从贫穷到小康:学佛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文/北京 定虑 2007年以前,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更没有福报,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想生存都很艰难。当时刚刚16岁的我,为了生活不得已打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