悭吝不舍

  佛陀有一度驻锡在摩竭陀国的灵鹫山,为众多的弟子们讲经说法。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了许多大臣来到灵鹫山上,合掌恭敬,顶礼佛足,禀告佛陀道:「慈悲的救主,伟大的佛陀!今天弟子特来请求佛陀,惟愿佛陀的慈光照耀到那竹林中,以佛陀大无畏的威力降伏那条毒蛇,使它不会再伤害人。」

  原来离王舍城不远的一座竹林中,藏着一条凶恶的毒蛇,如果有人从那林中经过,它便怒火中烧,毒眼视人。假使人走近它一点,它便用毒气伤人,或用毒牙咬人,轻的重的都会丧身害命。有人将此事禀告国王,请国王设法解决。国王思前想后也没办法,因为许多人要去降伏它,反而都送了命,所以唯有去请求佛陀。

  佛陀答应了国王的要求。有一天,佛陀独自一人往毒蛇伏藏的竹林中走去。毒蛇远远看见佛陀,便生起瞋恨心,双眼怒视着佛陀,并且还张开口,伸出红舌,扑上来要伤害佛陀。佛陀运用慈力,从五个指端放出五色光彩,那绚烂的光彩照在毒蛇的身上,毒蛇即刻变得温和,毒气也消失了,心中生出了欢喜的心,举头仰望着佛陀,心想:「那里来的人,能放这种光明照在我的身上,使我身心都感到清凉快乐?」

  佛陀知道毒蛇已经调伏了,便对它说:「贤面长者!往昔的罪业你知道吗?过去世的你,虽是一个大富翁,但你悭贪嫉妒,刻薄诈欺,无恶不作,一年到头不曾布施一点给人,就是那可怜的乞丐,你仍然舍不得布施一粒米,反而怒目相视,恶口骂人,所以今生才受到这种丑形的果报。你怎么还不反省忏悔呢?为什么还要生恶心毒害来往的行人呢?你本来的罪业已经很重了,现在又在继续造罪,那你的痛苦要到几时才能够了脱呢?如果你再如此下去,痛苦的果报将是无穷尽的,几十万劫都没办法解脱的。」

  佛陀慈和的音声深深打动毒蛇的心,使它生起大惭愧心,在佛前忏悔前罪。佛陀看它已经明白过失,便对它说道:「你在前生因为不奉行道德,才受此蛇形,今天你能省悟,接受佛陀的教化,你就可以出离苦海了。」

  毒蛇听了之后,忽然开口说话:「佛陀的慈训,弟子不敢有所违背,今后誓愿奉行。」

  「既然如此,可入我的钵中。」佛陀说完,蛇即遵照佛陀的意思,进入了钵中,佛陀便拿着钵,走出了竹林。

  国王及许多人民听了这个消息,都赶来树林中看个究竟。这时蛇见到人,心生惭愧,厌恶蛇身,不久就死去了。命终后,因为它真心忏悔改过,便生到忉利天去享受天福。

  一天,在竹林精舍的上空,忽然听到有天人唱偈赞佛:

  巍巍大圣尊,福慧双修足,

  迷昧令开明,慈恩如慧日。

  净除烦恼垢,超越生死海,

  佛力大难思,舍蛇来天界。

  贤面长者超度了,所以,奉劝大富之人,不要悭吝不舍,免受毒蛇之报。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模范王

下一篇:馈赠以法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大家说:「入海方法,我全知...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6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6

  民国程氏(贞女寅贞)  程氏,是山西忻县王建平居士的妻子。四岁失去父亲,八岁失去母亲,就给王家作为童养媳。王家贫穷,程氏稍有长大,事奉公婆,抚养兄女,孝慈都尽到了,清贫穷苦的状况,难以笔述。民...

都是归于你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

贫穷富贵从何来

贫穷富贵从何来

  佛陀故事:贫穷富贵从何来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常有钱,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的形容最为恰当,因此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对他来说只是小数目而已...

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就行

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只要尽心尽力就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得过且过,甚至是敷衍了事,这样的话,人生又怎可能会有成就?相反地,有些人,对人对己,要求十分严苛,做事过度认真,这样的话,同样是难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