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王献钵

  佛陀成道后不久,在禅定中观想思惟道:「我已经在这世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想起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我去救度,我应该让他们种福田修善业。过去诸佛都以持钵向众生乞食以养色身,我也应该和过去诸佛一样持钵乞食,而令众生植福才是。」

  佛陀的思惟立刻给守护在身边的四天王知道了。于是,四天王欣然拿着四个金钵,来到佛前顶礼说道:「佛陀!我们是分居在天上东西南北四方的天主,今闻佛陀成就正觉,无限欢喜。刚才知悉佛陀必须以钵乞食,特地奉上金钵,供养佛陀,希望佛陀体察我们的诚意,慈悲纳受。」

  「四位天王!你们的虔诚心,令我欢喜。但是这样稀世的金钵,不适合我乞食来用,你们还是拿回去保存吧。」

  四天王见佛陀不肯接受,并不灰心。于是,立刻回到天宫,再拿四个银钵来供养佛陀,佛陀仍然不肯接受。因此,他们又拿来四个颇梨钵、琉璃钵、玛瑙钵、砗磲钵,佛陀仍然不肯接受,一次又一次受到佛陀婉言拒绝。

  四天王感到无法可施,正在愁眉苦脸的时候,毗沙门天王说道:「啊!我想起来了。过去青色天的诸天子,到我这里游玩的时候,他们拿了一个石钵给我,当时我不肯接受,就叫他们拿回去装盛食物,但是,有一位天子告诉我:『千万不要拿这石钵去装盛食物,应该像宝塔一样珍贵地供奉起来,将来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佛的时候,可以拿去供养他。』因此,我一直珍贵地保存着。」

  其它的天王听了毗沙门天王的话,若有所悟,欢喜说道:「对了!我们怎么到这时候才想到呢?那金钵、银钵,在恶浊的娑婆世界上怎能使用?众生福浅,如果看见佛陀的金钵、银钵而生起盗心,不是令众生造罪业吗?因此,佛陀为了怜愍众生,而不使用贵重的金银钵吧。」

  说罢,他们疾速回到天宫,各自拿着石钵,盛满天花,再以香涂钵,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说道:「佛陀!我们现在知道佛陀所以不接受金银钵的苦心了。现在奉上石钵,不知佛陀肯接受否?」

  这时,佛陀满面笑容,慈悲地说道:「四天王!如你们所说,我在娑婆世界只适宜使用石钵,我就接受你们以清净信心所供养的石钵吧!不过,我一人用不着四个钵,如果接受一人的供养,而不接受其它三人的供养,一定不公平。」

  说着,佛陀把四个钵安置在左手上,再以右手按一下,运用神通力,把四钵合成一钵,坚牢清净,四际分明。四天王供养毕,顶礼佛陀欢喜而去。

  这就是佛陀用钵乞食的由来。

点我:

相关文章

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从12岁我就开始邪淫,表哥带着我,还拉着女同学一起,祸害他人真不浅。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现在想想刚开始还是前几名,到了初中就变成中下游,当然高中也没用考上,也不想读...

济群法师:改变生活方式

济群法师: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 济群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利益,但我们应当如何追求利益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

大德故事 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大德故事 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大德故事|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梦窗禅师是日本的高僧,一次他坐船渡河,船刚刚驶离河岸不远,就见岸上有位武士急匆匆地赶来,隔着水大喊:“等一等!”  武士面貌凶恶,船上的人都不愿意掉头载他,...

《百业经》:(14)第一辆马车──绕佛三匝得佛授记

《百业经》:(14)第一辆马车──绕佛三匝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婆罗门施主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准备去城中上供下施。当世尊在城中托钵行走时,这位婆罗门施主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威仪具足,顿时对...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

  民国曾氏  曾氏,法名志修,是江西吉安景原村人。家训幼小娴熟,德性生成。成年后,嫁给梁家,奢侈事奉公婆孝顺,和妯娌以礼相待,人们都敬重她。生儿子女儿各一,都早死了。后来丈夫生病,亲试汤药,不脱...

海涛法师:经常做施食,你才有这个梵天的威德

海涛法师:经常做施食,你才有这个梵天的威德

各位相不相信?要不要天天做?最好是秒秒在做。现在人家养鱼的很厉害,时间到那个机器就喷饲料。你在门口就点二十四小时香,在门口放一个甘露水,一直滴滴滴,观音菩萨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