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融法师护持佛法的故事

大安法师:道融法师护持佛法的故事

  当年的长安僧团以鸠摩罗什大师为首,他座下有八位高足弟子,其中有个叫道融的,他的辩才很好,记忆力也很强,内外的典籍都能够记忆下来,觉悟程度也很高。

  当年有一个狮子国的婆罗门,听说长安的佛法很兴盛,他读了很多的经典,博学多闻,很擅于辩论,他就找上门来要跟长安的僧人辩论。

  他主要的目的就是,既然佛法在那里传得很兴旺,我的婆罗门教也很殊胜,不亚于佛法,我辩论赢了之后,我要在长安弘扬我的宗教。他是外道的最优秀的人,一来就向姚兴国主请示,要跟长安的僧人辩论,公开挑战。

  鸠摩罗什大师的弟子三千人听到这个外道要挑战,居然没有人敢应。最后鸠摩罗什大师就指定道融出场,这是关系到佛法的法运问题,如果辩不过,那弘扬佛法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那道融说,我的理解力、辩才力并不亚于他,但为什么我不敢主动挺身而出?就在于我对于婆罗门的经典没有全读过,就怕他给出个观点我没有读过,就辩不过他。所以鸠摩罗什大师就把婆罗门教的所有经典列了一个经目,让道融去过目。

  道融的智慧也不得了,把这些经书一过目也都能够背诵下来,辩论有时候有辩论之相,非常有底气、非常豪壮的人,他在气势上就占上风,常常会有胜利之相。

  这个辩坛就设在皇宫里面,长安宫。姚兴和大臣们,还有所有的僧众以及外面来的人,一看这是一个大节目,精彩啊,全都过来了,来听这两个人辩论。

  这个辩论那就是各显其能,这是不假思索的,平时的积累,临场的敏捷发挥,它是整体素质的表现。所以言辞犀锐,你来我去,来对辩。

  渐渐的,这个婆罗门就落在了下风。他就知道自己无论在言辞还是道理上,都是短于对方,但是他还不服输,因为他认为自己读的书很多。

  道融法师把自己读的外道的书一一说出来,然后同时列出了长安秦地的经史经和史的目录。道融法师列的他所看的书,比这个外道多出了三倍多,他看的书更多,而且一一都能背诵。这一说,这个外道婆罗门就没有脾气了。

  这时候就轮到鸠摩罗什发言了,鸠摩罗什就嘲笑这个婆罗门说,君不闻大秦广学?大秦国的这些比丘广学多闻,你怎么能冒冒失失地跑过来,远来长安献丑呢?所以婆罗门就很羞愧,就顶礼道融法师的足,这时候倒是没有砍头了,就悄悄地离开了长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安法师讲净土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58)五百罗汉——愿力成熟证罗汉果

《百业经》:(58)五百罗汉——愿力成熟证罗汉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史的寺院叫“百岁宫”,寺院石碑上记录着明代一位126岁高僧的生平:  无暇和尚,又名海玉,24岁出家,因为仰慕地藏菩萨“地狱...

吝啬的伊利沙

吝啬的伊利沙

  从前有个人,名叫伊利沙,家中有千顷良田,满仓米谷,牛羊成群,奴仆成百,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数也数不清。  但是,他生性吝啬,不但平日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个来花,也从来不布施任何东西,自己的日常生...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贪心的商队与理智的商队  有一次,世尊释迦牟尼在法会上,给诸比丘僧讲述了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  在往昔无量阿僧祗劫以前,有两支各有五百名商人的商队,在波罗奈地区筹集了金钱、食粮,准备好许多帆船...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广传:一、功德品简介

释迦牟尼佛广传:一、功德品简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