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能掌控情绪与降伏内心,不惧世事纷扰

对于情绪的掌控,在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来看,真的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会认为,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怎么会有层出不穷的怨气或是戾气的突显,而且还会时不时出现因情绪不受控的暴力事件频出的现象发生呢?这多半是验证了一句话“让灵魂跟上脚步”的重要性。

一个时代的进步,一定需要经济的发展,也一定需要物质积淀的累积,这本身都不是问题。

因为任何时代都有其必然性的不同与更替。时代如何在变,其实也是一种缘分的使然而已。

但是我们不能把我们完全浮躁的内心和忙于追求物质的步伐,而疏忽了自省内心与安定内心的本身,归咎于时代的飞速发展。

心是我们自己的,情绪也是我们自己的。如果我们的心与情绪都是在自己无法掌控的范围之外,那么把一切的矛盾与纷扰推脱与外境,仔细想想,也是有些牵强。当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自己按动了情绪的开关而已。

因为,如果我们不愿意接受干扰的信息,那么任凭外境“风吹雨打”,其实也是不能左右我们心绪的。

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容易变得易怒和狂躁,归根结底还是疏忽了心灵教育的培养。

当今时代,众生福报较为浅薄,就会体现在情绪越来越不受控,而且普遍喜欢追求闻名利养方面。

这也是内心越来越缺失定力的外显。

在这些现象背后不难看出,如果能通过佛法的教育,去净化内心,且不说解脱的早晚,对于内心自我反省的培养和慈悲心的建立,我们就会多了很多安定自心和掌控情绪起落的渠道及方法。

情绪的失控,是一件伤人伤己而且后患无穷的心与行的延续。

现在的人,内心越来越缺少安全感,言行上也会表现的更为激烈和自私自利。

这些现象背后,还是因为我们无法认识到自心的作用,及掌握化解我们自心烦恼和痛苦的方式方法。

负面的情绪累积太多,又不知道如何去消化自己负面的情绪,仅靠向外释放,势必会造成负能量与负能量的相撞,就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一样。

我们给予别人的言辞激烈,势必还是会以同样或加倍的力道返还到我们自身。

这就是互相释放负能量和相互释放情绪,最后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让情绪变得更为激愤的原因。人的内心和情绪是双向作用的,以为朝外释放是缓解,其实向内的自我保护和封闭会更为严实。

那么是个人,无有例外的情绪保护机能都是这样,如此,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相遇,怎么会不产生两败俱伤的局面呢?

所以,情绪的释放也好,化解也好,靠硬碰硬,肯定是没用的,而且只会有更大的反作用力。

那么内心的软实力,也就是定力和包容以及烦恼转化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越是大环境看似浮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输与赢的关键,真的不在世俗化物质评定的标准上,而是在情绪掌控与降伏内心的作用力上。

一个人,无论拥有并获取了多少世俗评定的成功标准,一旦缺失了内心自省和情绪掌控的能力,那么或许最后就会无端给自己找到很多气受,从而造成身心不平衡的结果。

为什么现在的肿瘤患者那么多,除了医学界定的标准以外,还是跟我们的情绪有直接关系。

所以我们常说,能听闻佛法真的需要大福报,因为现实受益的面前,佛法字字句句,能带给我们太多养心、安心、并且掌控调试情绪的方式方法。

一颗包容又具有弹性度的内心,在纷扰的世事面前,又怎么会寻不到安得静好的境遇呢?一切唯心造啊!

 

点我:

相关文章

胃不好千万别吃它,一不小心就癌变

胃不好千万别吃它,一不小心就癌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为了忙于工作对饮食不加以注意,患上了胃病,得了胃病可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单单是胃疼胃酸那么简单,得了胃病千万不能乱吃东...

四年抑郁屡次想自杀,诵地藏经终于痊愈

四年抑郁屡次想自杀,诵地藏经终于痊愈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忆总结自己长达四年的抑郁服药史竟然如此神奇的结束,让我不得不对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的慈悲加持身怀感恩,不得不对伟大神奇的佛法深深的鞠躬,在此把我...

慧光法师:什么是功德?

慧光法师:什么是功德?

什么是功德? 我们佛教常常讲功德,什么是功德?我们对这个名相的概念有一点模糊,我们知道它是好事、它是善的,修功德就是修善法,但是修功德,它实际的内容是怎么成...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

五、无明与智慧 1.通达业果 不造恶业 佛法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源于烦恼,来源于烦恼所造的种种的业,所以我们才会感到痛苦。烦恼的出现就表明我们缺乏智慧...

净空法师:念一辈子佛,最后还不能往生,还是继续

净空法师:念一辈子佛,最后还不能往生,还是继续

孝亲尊师是世出世间善法的根本,所有善法都从这个根生的。如果他做再大的善法,他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他没有根,他那个善法不是真的,没有根。那个善法是什么?像花瓶里面插...

广钦老和尚: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

广钦老和尚: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

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做,但做过就没事了。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不执着才能办好,如执着反而办不好,执着就没有智慧,办事情也要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