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业障是怎么来的?

在大乘佛教中,位处于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以“行”著称,被人称作大行普贤菩萨。除过“大行”,普贤菩萨以发十大愿而出名,被世人称之为十大愿王。在很多佛经中都对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有过讲解,今天小编就来说一下,什么是“广修供养”,什么是“忏悔业障”。

“供养”一词,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在很多宗教中都会有供养神灵的形式。佛教也不例外,在这其中,所谓“供养”在一方面转化为香火。有些人认为,添的香油钱从来没有到过佛祖手中,但是却忘记了,在寺庙中的佛身是需要修缮。”广修供养“的一方面就是要供奉每一尊佛,遇佛拜佛,虽然不能盲目,但是心诚是最重要的。在佛教中,不是随便哪一尊菩萨的性德是圆满的,而发过十大愿德普贤菩萨就不一样,他的性德是十分完美,十分圆满的。从他发的“广修供养”这一大愿中,他就是做过表率,供一尊佛就是供了世间一切诸佛。

除此之外,“广修供养”中的“广”意为宽大广阔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心胸宽广,佛陀早就说过,凡世间所有佛土之上的人都是具有佛性的,在未来世界都是能够成佛的。每个人都与人友善就是“礼敬诸佛”的表现,并且,也是“广修供养”的一个方面。并且,“广修供养”也是修行的一个途径,何谓“修行”?修行时与佛结缘,加深佛缘的一个过程,所以“广修供养”就是一种修行,能够使修行更加圆满。

再往深了说,多行布施也是“广修供养”的一个方面,从之前的佛陀割肉喂鹰就能看得出来,往往这一点都会被忽略,多行布施不是增加福报的一种方式吗?其实呢,布施也在修行之内,而修行再“广修供养”之内,这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我们再来说一下何为“忏悔业障”。世间所有人都会有业障,若是对什么东西起了兴趣,就造就了“业”,随后就能产生“障”,那究竟“障”为何物呢?“障”就是阻碍,阻碍修行的道路,挡住的是人们的德行。在净土法门中,早就业障若是严重的话,是要堕入阿鼻地狱的,要尽快忏悔才能继续修行,但是,往往一个人所生出来的业障,是很不容易阻断的。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业障,而这所有业障都包含在“身、口、意”三业之中。身业就是你所做的一举一动若是不得体,就会产生业障,这是无法避免的。口业是最为普遍的,随口一句无心的话又或者口无遮拦,就会造就口业。意业的范围就比较广阔了,其中最大的就是贪、嗔、痴三毒,稍有不慎就会有业障产生。

在佛教中,“忏悔业障”的方法有很多,像“广修供养”、“礼赞诸佛”之类的方法数不胜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觉悟,也就是心诚。话说回去,有了业障也不全是一种灾难,往往这些都是修行之中的阻碍,只要心诚都有能力破除,并且能得到更多的福报,并且也能够让修行事半功倍。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饶,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但是,在进入王城的路上,有块非常高大的长方形巨石,面积大...

童子虔心供佛感动大地燃灯古佛为释迦牟尼授记

童子虔心供佛感动大地燃灯古佛为释迦牟尼授记

  云童子(世尊前身)是个智慧深广,受人尊敬的婆罗门,有一次参加无遮大会(贤圣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获得很多供养,正要回雪山供奉师父,经过莲花城的时候,看到全城庄严妙好,就向人询...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面前,会不会是魔所显现呢?很多人现在都有这个问题哟。就像昨天提问,都不敢生起发愿见佛的心,怕着魔。这里面又跟修...

堕胎让我错过了一段姻缘

堕胎让我错过了一段姻缘

南无阿弥陀佛弟子在这里真心忏悔,我和她在13年4月认识,很快的坠入爱河,并且认为对方就是我们彼此在苦苦等了30多年的人。我们两地,我在沈阳,3个月后我跟她去了她的...

宣化上人: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最彻底的布施

出世俗的家,出烦恼无明的家,出三界的家。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

我念诵《金刚经》治愈好了严重的抑郁症

我念诵《金刚经》治愈好了严重的抑郁症

浩瀚的佛学,无法言语的神奇。可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竟被看成是迷信。修佛后的我亲身体会:我就真诚地说句实在话,其实这不是迷信,修佛之人更非愚昧,而是超凡脱俗的高智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