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说经之处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有六种含义。第一是随说之人,就是演说《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人,无论是僧俗圣凡都可以。第二是随说之机,无论是根机利钝,说法的人可以根据听经人的根机,或深说或浅说,或者深入浅出来说。第三是随说之法,就是不论说多少,也不定章句前后,也可以广说也可以略说,四句偈哪怕一偈。第四是随说之处,这个就更方便的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山林还是闹市,只要有因缘都可以说。第五是随说之时,不管时间长短,白天或者是晚上。第六是随说之众,无论是一人也好多人也罢,只要机缘成熟,随时随地都可以说。

当知此处,当知就是警诫大众,警诫之词,不可以轻视的;当知此处,此处就是讲经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三界之内有六道众生,这里为什么只指出了天人阿修罗?这是三善道的众生,这三善道的众生都应当供养说经之处,为什么没有提到饿鬼地狱畜生呢?这是因为地狱道的众生,由于堕入地狱,我们都知道受苦无穷,嗔恨心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刀剑寒热之苦,邪思邪见重,接触不到佛法,不能修学佛道;鬼道的众生被饥渴所逼迫,五百年不闻浆水之名,无心向道;畜生道的众生愚痴成性,无所觉知,也不知道修道。所以只有三善道的众生苦乐交参,才能发心修道,广修供养,所以佛这里举出三善道的众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借助这个人身的机会,赶紧修佛向道,给自己积功累德。

供养有两种。第一是事供养,就像我们以香花、灯烛、幢幡、衣服,佛经当中提到的四事,经常提到的四事供养:衣服、医药、饮食、卧具,这都是事供养,还有包括合掌礼拜,这都属于事供养。第二种供养叫做法供养,就是通过读经听经,明理之后如法修行,为他人演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甚至危及到生命也不舍菩萨行,也要行菩萨道,不退失菩提心,这称为法供养。这里的供养包括了这两种,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包括了这两种。

我们对塔庙都有一定的误解的,我们来解释一下。佛塔是供养佛舍利之处,庙含有貌的意思,就是外貌的貌,就是供养佛像的地方。我们不可以离开塔庙的,因为我们见到佛像了就会反闻闻自性的,通过佛像就能把我们的性德完全的引发出来,知道我们的性德和佛等无差别的,这个庙是供养佛像的地方。能说、能解、能行金刚般若的人般若在心,就是此身之内有如来法身舍利犹如佛塔,心内有如来法身犹如佛庙,这就是供养塔庙。

供养塔庙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像我们这地方有迦叶佛的舍利塔,里面也供奉释迦佛的舍利,供养两尊佛的舍利,我们好多居士都去绕塔,在大雄宝殿里我们都能拜佛,这个我们都能知道。但是对于说经之处大多忽视,不知恭敬不知供养,所以这里佛举塔庙为例,来说明说经之处和塔庙是一样的,皆应供养。

《大般若经》中说:“帝释每于善法堂,为天众说般若波罗蜜时,有时不在,天众若来,亦向空座作礼供养而去。”帝释代佛讲般若经,有时不讲经的时候,天众从这路过,天众来了也向讲经的这个地方来礼拜,我们后面会讲到,犹如佛在是一样的。

对说经之处,我们讲了尚且如此恭敬,那对说经的人就更应该恭敬了,但是这个讲经的人千万不能著相,不能存有我应该受大家恭敬,我为大家付出了多少,不能住心的,有住了,皆不是无为法。六祖说:“以无所得心说此经者,感得天龙八部,悉来听受,心若不清净,但为名声利益而说是经者,死堕三涂,有何利益。”师父常用此经来警示自己,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做自己应该做的,做完以后就像空花水月,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无任何的挂碍。

我们讲经的法师,不仅是讲经的法师,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才和佛的教导相应,这样才是受持此经。所以听经之人不可不存恭敬心,而说经之人应远离名闻利养,我们再说都不可以著相,听的也不可以著,讲的也不可以著,都不能著相。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神通】是什么意思?佛教神通怎么修来的?

【神通】是什么意思?佛教神通怎么修来的?

神通(佛教解释)  神通,佛教术语,梵文的意译。神:心念;通:通达。神通即于心念通达,能于己念不著不动又分明了知,并能以己心观照他众心念而不染。  能观一切六道诸有心念而不染称作天眼通;能知何心念是善...

宽容生爱 便笑得自在

宽容生爱 便笑得自在

我们的心就好比是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时,仇恨就会被挤出去,宽容生爱,学会人生的退步,也就能感受布袋和尚开口便笑的大自在。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十种功德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十种功德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这是在塔庙的佛像前用物品来供养。《业报差别经》中讲,供养华、香、幡、盖各得十种功德,我们来看看。“若有众生,奉...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34.永吾坎坷吴文英《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34.永...

星云法师:如何来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

星云法师:如何来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

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杀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徒然留给世间及后人更多、更大的问题与痛苦,所以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