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说经之处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有六种含义。第一是随说之人,就是演说《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人,无论是僧俗圣凡都可以。第二是随说之机,无论是根机利钝,说法的人可以根据听经人的根机,或深说或浅说,或者深入浅出来说。第三是随说之法,就是不论说多少,也不定章句前后,也可以广说也可以略说,四句偈哪怕一偈。第四是随说之处,这个就更方便的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山林还是闹市,只要有因缘都可以说。第五是随说之时,不管时间长短,白天或者是晚上。第六是随说之众,无论是一人也好多人也罢,只要机缘成熟,随时随地都可以说。

当知此处,当知就是警诫大众,警诫之词,不可以轻视的;当知此处,此处就是讲经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三界之内有六道众生,这里为什么只指出了天人阿修罗?这是三善道的众生,这三善道的众生都应当供养说经之处,为什么没有提到饿鬼地狱畜生呢?这是因为地狱道的众生,由于堕入地狱,我们都知道受苦无穷,嗔恨心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刀剑寒热之苦,邪思邪见重,接触不到佛法,不能修学佛道;鬼道的众生被饥渴所逼迫,五百年不闻浆水之名,无心向道;畜生道的众生愚痴成性,无所觉知,也不知道修道。所以只有三善道的众生苦乐交参,才能发心修道,广修供养,所以佛这里举出三善道的众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借助这个人身的机会,赶紧修佛向道,给自己积功累德。

供养有两种。第一是事供养,就像我们以香花、灯烛、幢幡、衣服,佛经当中提到的四事,经常提到的四事供养:衣服、医药、饮食、卧具,这都是事供养,还有包括合掌礼拜,这都属于事供养。第二种供养叫做法供养,就是通过读经听经,明理之后如法修行,为他人演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甚至危及到生命也不舍菩萨行,也要行菩萨道,不退失菩提心,这称为法供养。这里的供养包括了这两种,皆应供养,如佛塔庙,包括了这两种。

我们对塔庙都有一定的误解的,我们来解释一下。佛塔是供养佛舍利之处,庙含有貌的意思,就是外貌的貌,就是供养佛像的地方。我们不可以离开塔庙的,因为我们见到佛像了就会反闻闻自性的,通过佛像就能把我们的性德完全的引发出来,知道我们的性德和佛等无差别的,这个庙是供养佛像的地方。能说、能解、能行金刚般若的人般若在心,就是此身之内有如来法身舍利犹如佛塔,心内有如来法身犹如佛庙,这就是供养塔庙。

供养塔庙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像我们这地方有迦叶佛的舍利塔,里面也供奉释迦佛的舍利,供养两尊佛的舍利,我们好多居士都去绕塔,在大雄宝殿里我们都能拜佛,这个我们都能知道。但是对于说经之处大多忽视,不知恭敬不知供养,所以这里佛举塔庙为例,来说明说经之处和塔庙是一样的,皆应供养。

《大般若经》中说:“帝释每于善法堂,为天众说般若波罗蜜时,有时不在,天众若来,亦向空座作礼供养而去。”帝释代佛讲般若经,有时不讲经的时候,天众从这路过,天众来了也向讲经的这个地方来礼拜,我们后面会讲到,犹如佛在是一样的。

对说经之处,我们讲了尚且如此恭敬,那对说经的人就更应该恭敬了,但是这个讲经的人千万不能著相,不能存有我应该受大家恭敬,我为大家付出了多少,不能住心的,有住了,皆不是无为法。六祖说:“以无所得心说此经者,感得天龙八部,悉来听受,心若不清净,但为名声利益而说是经者,死堕三涂,有何利益。”师父常用此经来警示自己,就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做自己应该做的,做完以后就像空花水月,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无任何的挂碍。

我们讲经的法师,不仅是讲经的法师,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才和佛的教导相应,这样才是受持此经。所以听经之人不可不存恭敬心,而说经之人应远离名闻利养,我们再说都不可以著相,听的也不可以著,讲的也不可以著,都不能著相。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海外首座高僧庙本焕寺开光 开启南海新丝路

海外首座高僧庙本焕寺开光 开启南海新丝路

2015年3月21日,由泰国佛教居士捐助修建的本焕寺在历史文化名城泰可素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林恩)本焕寺开光法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空法师:念念不忘这一桩事情,即使生活有问题也

净空法师:念念不忘这一桩事情,即使生活有问题也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这一首是法藏自求殊胜的果报,他自己要求的,也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我们不求人天福报,不求这些;不...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陷入恐惧,接着就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

净空法师:事上有,心上没有,这真放下了

净空法师:事上有,心上没有,这真放下了

修学这个法门究竟有什么好处,现前有什么好处,将来有什么好处,都是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没有好处学它干什么?这种好处,经上所讲的,我能不能得到,这一点比什么都重...

学佛人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学佛人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

孕妇遭遇车祸,危难之际靠这招化险为夷

孕妇遭遇车祸,危难之际靠这招化险为夷

我本人只是工作之余偶尔念佛,近来因逢假期且正值孕晚期,所以经常称念弥陀名号,但从来也没想到这句名号会成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2019年7月15日晚饭后,我和婆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