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能否把佛菩萨形像名号印在衣服上?要看

『缯彩、幢幡』是一些装饰,就是以丝绸的这些制品供养佛菩萨,庄严道场,我们现在讲是张灯结彩。新加坡国庆快要到了,每一条街上张灯结彩,就是这个意思。「幢幡」这是供养具里面最常见的。在第三十五页,注解里面第五行,诸位从当中看起,这是青莲法师提供我们这一点参考。「凡造幡法」,造幡跟造幢是一个意思,说幡,幢就连带在其中。「切不可安佛菩萨像,及名号等。幡是供具,供於所供,如何复以像名为之」。希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供幡,幡上写著佛菩萨的名号,怎么可以用佛菩萨去供养佛菩萨。我们是供阿弥陀佛,幡上写著「南无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去供养阿弥陀佛,你们想想如法不如法?科注上讲的是正确的。幡幢上还有什么?用佛像,上面绣的佛像再去供养佛菩萨,完全错了,这是许许多多人没有注意到。今天佛法衰,佛教虽然好像很兴旺,众生还造这些业,还受这些苦报,我们供养里面就错了。还有犯更大错误的,我们见到有的法师,大法师披上红的祖衣,祖衣上绣佛像,这不可以。一切诸佛都变成你自己的衣服了。连幢幡都有过失,你再把佛菩萨形像穿在身上,这不可以。

再话说回来了,我们今天把佛的名号印在我们衣服上,可不可以?可以。为什么可以?我们这是为度化众生的,是希望一切众生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用意在此地。假如你把佛菩萨形像绣成衣服,穿到街上去走度众生,行!可以的。问题就是看你用的是什么心?你的心用得善、用得纯,无量功德。如果这个心不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宣传佛法,那你就造罪业了。可是幡幢是在道场,道场当中供养有佛像,这是不可以的。假如幡幢悬挂在旗杆上,行!为什么?给外面大众看的,许许多多不信佛的人,让他看到幡幢上有佛的名号,或者有经的经题,这都好。这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无非是令一切众生有缘接触三宝,都在用心,所以用心的关系就很大了。

现在我们看法官判案子,首先要问你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善良的,事情做错了也可以原谅,动机是不善的,做了好事你也有罪过,可见得动机的关系非常大。此地讲「尽心」,尽心就是讲动机。过去一些老和尚给我们讲故事,也许这些事情都是真有其事。说有一个出家人,见到有一尊佛像供在露天,这时候太阳很大,他看到之后很难过,佛在这个地方晒太阳没有东西遮蔽,自己也没有法子,什么也没有。想想脚上穿的还有一双草鞋,想著就把草鞋供佛,把草鞋放在佛的顶上,让佛像不要晒太阳,自己赤脚走路,这是好心,他得的善报。他离开之后,以后没有多久,又有一个出家人从此地经过,看到佛头顶上一双草鞋,哪个人造这个罪业?赶紧把它取下来,把佛的头上擦得干干净净的。两个人都是好心,两个人都是恭敬心,都得福报,为什么?动机都非常好。所以我们要明了,行善是一念真诚的善心,他们所做的都没有过失,要懂得这个意思。

在佛堂大殿幢幡最好不用佛菩萨的形像、不用佛的名号。用什么最好?现在我们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这个放在幡上供养,好!现在我们自己所修学的,真是我们的宗旨、方向、目标,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随缘、念佛」,要是写在幡幢上,好!我们用这个供佛。这在佛法里面讲「法供养」,法供养第一条「依教修行供养」。我们这个供养具里面,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依教修行供养,这是正确的,是我们值得提倡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二十集)1998/5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4-012-0020

 

点我:

相关文章

悟妙法师:打坐的时候腿会酸麻,怎么克服?

悟妙法师:打坐的时候腿会酸麻,怎么克服?

问:打坐的时候腿会酸麻,之下我的心就静不下来了,我很烦燥,这个怎么克服?悟妙法师:如果这个时候,你是以修心为主的话你可以暂时把腿先松一松,让自己的心变轻松,然后专...

净空法师:生死簿、业镜台,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

净空法师:生死簿、业镜台,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

【神明尅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个地方所讲的『神明尅识』,这个「识」念破音字,不念识(ㄕ;shi),念识(ㄓ;zhi)...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

【前言】清朝末年,印光大师驻锡普陀山时,定海知县曾礼请大师讲经弘法,大师因语言隔阂之故,于是派一位法师去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师不讲佛经,而讲一般的世间善书,这...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2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2

南怀瑾 : 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2这个欲界的投生,欲界就是男女两性、性的问题,这个世界所以叫欲界。这个欲界里头男女两性的生人,这个精虫、卵藏的结合。这精虫碰到卵藏...

宏圆法师:初学佛的人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

宏圆法师:初学佛的人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

《观经》中说:“造五逆十恶的人,在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就是说,当这个人堕落到地狱以后,见到这个油锅炸人,就像我们炸油条一样,你们这叫果子,就像炸果子一样...

梦参老和尚: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梦参老和尚: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若没有历代大德这么守护,我们现在能学到《华严经》吗?不要认为这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