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公案:平常心是道

  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南泉普院禅师法嗣,世称"赵州和尚",道行高洁,有"古佛"之称。唐曹州人(今山东曹县),俗姓郝。从小出家,未受戒便抵池阳(河南南阳),参南泉禅师,后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具足戒后,仍近南泉禅师,八十岁左右,众请住赵州观音院,他以深湛的智慧,恢谐幽默的语言,引导了一代学人,走向真正的自我。昭宗乾宁四年寂,寿一百二十,敕谥"真际大师"。

  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禅师:"什么是道?"

  南泉禅师:"平常心是道。"

  从谂禅师:"是否有目标可循?"

  南泉禅师:"有目标就错了。"

  从谂禅师:"没有目标可循,又怎么知道是道呢?"

  南泉禅师说:"道不属知的范畴。知是一种妄觉,不知则是没有智慧。得道之人虚怀若谷,无滞无碍?"

  赵州从谂禅师当即明白了大道。

 

点我:

相关文章

占察善恶业报经译文--天竺三藏菩提灯

占察善恶业报经译文--天竺三藏菩提灯

占察善恶业报经译文 天竺三藏菩提灯 这些是我(阿难)听说的,那时佛陀、婆伽婆、已具备一切智慧的觉者,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应用大神通力,展示广博庄严清净无碍道场,为无数大众,...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佛说法受尘经--安世高

佛说法受尘经--安世高

佛说法受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比丘。凡人为一法。受尘自污。迷惑忧愁。没无端际。吾见其不得无上吉祥之道。如丈夫欲见女子...

解脱戒本经--瞿昙般若流支

解脱戒本经--瞿昙般若流支

解脱戒本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解脱戒本经(译经缘起) 魏沙门僧昉述   戒律者。建定慧之妙幢。殄闇惑之明灯。度危崄之蹊径。开憺怕之梁津。宝殿之功罔初弗起。踰越重阁非梯靡升。正法住灭。验之常典。...

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心若是道场无处不宁静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

八识规矩补注--未知

八识规矩补注--未知

八识规矩补注 明鲁庵法师普泰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序   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体制兼以韵。故知义彼而文从此。扩充之则唯识理事无遗矣。昔天亲虑末学心力减而不永。遂撮瑜伽之文。述三十颂。精择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