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见闻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得二十八种利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

在讲利益之前,佛先讲修种种的因。这里说了,如果未来世的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菩萨的形像至诚恭敬、瞻仰礼拜,以及听闻《地藏经》乃至照着经本去读诵,或者背诵经典,还有以香华、衣服、珍宝等来布施供养,赞叹瞻礼,那么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就能,

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这里讲了二十八种的利益。天龙护念,因为读诵《地藏经》、念地藏名、供养布施,这样天龙鬼神都来护持。善果日增,善的果报肯定会一天一天的增长。集圣上因,聚集证涅槃的因。因为你每天这么去修圣因,所以你的善根,这些圣因会天天聚集天天增长,最后菩提不退。善果圣因日日增长,自然道心坚固,就不会退转。第五是衣食丰足,衣食是我们修行必备的,身安则道隆。你整天挨冻挨饿的,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安心办道,所以衣食丰足,这也是我们修行的助缘。疾疫不临,没有这些疾病,这些瘟疫也找不到我们。在《地藏十轮经》中说:“若诸有情,恶鬼所持,成诸病者,有能供养地藏菩萨,一切皆得解脱,无畏身心安适,所以疾疫不临”。第七、离水火灾,不会受到水灾火灾的。第八、无盗贼厄,宿怨消除,不会被这些盗贼土匪来抢劫。第九、人见钦敬,受到众人的景仰。第十、神鬼助持,因为我们修学圣因,这些天龙鬼神都要来护持我们的,让我们的修行没有障碍。女转男身,女身修行障碍多,我们在经中讲了很多次的,转男身便于修行。十二、为王臣女,如果愿意受生女身的话,就会生到这个国王或者大臣家里,身份尊贵受人尊敬。十三、端正相好,有相好庄严的容貌,让人见了能够生欢喜心。多生天上,生到天界享天福。或为帝王,多做国王。宿智命通,能够通达前世的因果之事。第十七、有求皆从,所求都能够满愿。我们刚才讲了,这个所求,一定是求真理、求真知,求的是光明,佛菩萨不可能加持你去背道而驰的。十八、眷属欢乐,家里的这些家亲、这些眷属都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第十九、诸横消灭,没有这种种的横,没有种种的难。二十、业道永除,永远不会堕落到三恶道的。二十一、去处尽通,凡是要去的地方都能够通达无碍,即使你到这个高山密林这些凶险的地方,也都能够顺利的通达。二十二、夜梦安乐,由于读《地藏经》、念地藏名,我们修这些圣因,我们这个心里非常的,就是说坦然,没有束缚我们的障碍,所以这个夜梦非常的安详快乐。二十三、先亡离苦,历代的祖先都能够离苦得乐。二十四、宿福受生,今生持诵《地藏经》,供养礼拜地藏菩萨,将来能带着这个宿世的福业受生到人间天上,就是我们带着福报、承着福报而来,享如意快乐。二十五、诸圣赞叹,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称赞。二十六、聪明利根,能得六根聪明敏利,一历经典,都能永记,百千万生都不会忘记的。饶慈愍心,能够具足广大的慈悲心,有大慈大悲的胸怀,能够悲悯一切的有情众生。二十八、毕竟成佛,这个是最根本的利益。世尊付嘱之心,地藏菩萨承命之意,都是为了让众生毕竟成佛的。

摘自 宏圆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蕅益大师:吴兴智福优婆夷往生传

蕅益大师:吴兴智福优婆夷往生传

吴兴智福优婆夷往生传(并赞)优婆夷智福。姑苏卢氏子。适新安程季清。季清笃信佛法。流寓吴兴。力营福业。卢尽内政以助之。弗倦。好惠施。无私积。心言皆直。谨身节用。不喜...

净空法师: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助念要是不如

净空法师: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助念要是不如

到自在往生,这决定有把握,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关系什么?助念的人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智慧。如果他没有慈悲心、他没有智慧,他会障碍你往生,助念的时候会给你烦恼,...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摩诃男!云何最后记说彼百手释氏命终,世说记彼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

九华山高僧在松树顶上凌空打坐网友惊叹

九华山高僧在松树顶上凌空打坐网友惊叹

近日,九华山第33届庙会开幕,期间多名网友报料:庙会开始前一天的9月11日,九华山天台景区附近一名高僧竟然在一棵凤凰松树顶上盘腿打坐,引起了很多网友热议。&nbs...

陈沛然博士:佛教与民主

陈沛然博士:佛教与民主

问:佛教准许及鼓励教徒对教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而发问,并公开地探讨,从不强迫别人接受,十分民主。在如此开放的民主精神下,反覆思辨佛法的真理,更能显出佛教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