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施主供养饮食,应与大众僧共食,不得私

《佛说梵网经讲录》

◎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

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廿六.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所谓“菩萨比丘”者,菩萨即是大士众,比丘即是声闻众。各应有利养平分。此戒所指之供养物,包括国王造立安僧之舍宅,乃至衣服饮食卧具资生等。“应卖自身等”者,这是举重况轻。持菩萨戒者,宁可自卖身或子女,或割自身肉,供养客僧,也在所不惜,何况客僧本分应得之利养耶?

此戒具性遮二业。施主按僧次请僧时,凡在界内者,皆应平分利养。施主供养饮食,应与大众僧共食,不得私取,不得转移易用,应依僧次而不作厚薄之分。若不分与客僧,则乖施主普同供养之心,贪利独受,是盗戒之等(即盗戒所摄)。故身为营事者,或掌管三宝物,必定要明晰因果,惭愧服务,虔心为众,丝毫不犯。

此戒四缘成罪:(一)有客,谓应得利样分者来到界内。(二)有客想。(三)独受心。(四)差竟。若独受利养已,犯。此戒唯遮,没有开缘。

营事比丘,不识因果,若得僧物,悭惜藏举,纳为己用,必罹盗网,难出三涂。经律藏所载甚多,兹述公案一则,予诸位借镜:昔日一寺内有一方丈,静坐入定时,见到一火人,身被火枷,系于门槛,猛火炽然,痛楚万分。

方丈问其因由,火人答曰:“昔有檀越,惠施斋僧。吾为职事,将斋钱移作建僧房用。但因为转移常住物,违背因果,故感此苦报。唯愿和尚慈悲,把现前僧房售出,以该款项斋僧,助我得离火焰与罪业,获得解脱。”

方丈听后怜悯他,没有出售僧房而私自拨出相等数目之款项来斋僧。其事毕,不复见该火人,方知彼已获解脱。但其火甲却烧了一个深洞,烙在门柱上,明显能见,以警惕后学。是故出家后,营事三宝物,切记知足少欲,不贪利养,不辄自杂用三宝物,方得净戒矣。

恭录自《佛说梵网经》讲录

 

点我:

相关文章

【闭关】闭关是什么意思?闭关修行的意思

【闭关】闭关是什么意思?闭关修行的意思

闭关是什么意思?闭关修行的意思  闭关,禅林之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也就是就是找一所房子,把自己关到里面去,做一些专修的法门。譬如有的人要念佛,就闭念佛关;要看《法华经》,就闭法华关;看《华严经...

静波法师: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静波法师:别人错了,我为什么要生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气愤、会瞋恨、会讨厌、会嫉妒等种种的情绪。面对现实,我们要反省自己、宽恕他人,即是“他非我不非”。否则,恨别人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就是没有智慧...

放生属于布施吗?属于什么布施呢?

放生属于布施吗?属于什么布施呢?

问:放生属于布施吗?属于什么布施呢?答:放生属于布施。放生即属于财布施,还属于法布施,更属于无畏布施。首先,放生属于财布施。这个一般都好理解,我们要放生,绝对不会...

昭慧法师:「护生」精神的实践举隅——台湾动物现

昭慧法师:「护生」精神的实践举隅——台湾动物现

「护生」精神的实践举隅 ——台湾动物现有的处境与佛教界当前未来的援助之道 释昭慧 弘誓学院教师、关怀生命协会理事长 前言 全球的动物,可依其生物性特徵而做...

南怀瑾:打坐的身法和心法

南怀瑾:打坐的身法和心法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一)双足伽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2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2

2、佛教是非宗教 佛教是教育人们明白真理,舍弃妄见,改恶向善,去邪归正,改造人类的大教;是使人们从 迷梦中觉醒,不贪着、不自私,尽一己之力为大众服务,为群生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