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供养经书的功德不可思议

在我们这边,经书都是包在布里的,为什么?那是无价之宝。《普贤行愿品》也是无价之宝,因为你了解这部经的含义,了解这部经对自己的利益,了解这部经的威德力。

我们现在哪有这个意识?甚至把《普贤行愿品》的法本放在下面,放得比鞋还低,很多人把鞋摆得很高,书、法本都放在低处,根本没有当成法宝。

《普贤行愿品》是让你永远解脱烦恼和痛苦、使你的福德和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唯一的因!为什么不重视呢?每个人都把钱包里的钱看得很重,随身携带,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抱着,但根本不把《普贤行愿品》当回事,这不叫供养。

若我们以恭敬心和信心了知了《普贤行愿品》的重要性,了知了《普贤行愿品》对自己的利益是无穷无尽的,真正认为这是无价之宝,真正明白自己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时,你晚上睡觉都不会舍得放下,会抱着法本睡,这才是对的。

供养就是放在高处,你们有吗?把《普贤行愿品》随便放,随便跨。你们知道跨经的过失吗?连表面上的恭敬都没有!佛一讲念咒念经的功德利益:身体能好,能发财,家庭能平安,一切都能顺利……很多人就为了得到这些暂时的利益,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带着一个很大的希望去学、去念。念了几个月、几年,没有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利益,就开始怀疑了,开始埋怨佛陀,埋怨善知识。别怀疑佛的教导,不要埋怨佛,都是自己的问题,根本就不够虔诚,不够恭敬。

念咒念经的功德利益是佛讲的,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和利益也是佛讲的。“不对吧?是普贤菩萨讲的。”其实普贤菩萨本身也是佛,但他示现上是菩萨。菩萨要讲这样的境界,还要靠佛的不可思议的广大神通和圆满智慧。在显现上,普贤菩萨当时给善财童子讲的时候,也是以佛的广大智慧、广大神通而讲的。其实普贤菩萨本身也已经成佛了,所以他也是以自己圆满的智慧讲的。怎么理解都可以。

供养经书,尤其是供养《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议的,暂时或究竟的一切行愿都能够圆满实现。“不对吧?我也供了,也拜了。”你没有以恭敬心拜,没有以信心拜。信心也好,恭敬心也好,都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你根本不了解普贤行愿,根本不了解它所讲的境界,根本就没有生起正确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所以你不可能得到如是的功德利益,这是自己的问题。你要明白,法没有问题,上师善知识也没有问题,主要是自己有问题,自己太差,别的什么也不差。

这样以信心、恭敬心供养,供养的功德也是“果报唯佛能证知”。

——摘自《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八

 

点我:

相关文章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一

纯祥法师: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一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一 主讲:纯祥法师(讲经录音整理) 经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

呷绒多吉上师:胡乱打坐很容易得神经病

呷绒多吉上师:胡乱打坐很容易得神经病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70)理解了佛法以后修入定很好的。我们都喜欢打坐,如果什么方法都没有,没有窍诀,你没办法打坐的。打坐本来是好事,但有时候对你来说也不一定是什...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释隆莲法师 (一)何故修定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二,不修定不能生智慧,一切佛法知见,皆成与世间学问知识无异,不能断烦恼,对境临事,不...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在996经中,天子告佛言:“不欲超憍慢,善自调其心,未曾修寂默,永不入正受,处林而放逸。”从这些诗偈中不难看出,这位天子其实并不简单,他能把心与境的关系理解得...

禅宗的二​入四行

禅宗的二​入四行

禅宗的宗旨是单刀直入,直示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根据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把人道的途径区分作理与行两种称为二入。(一)理入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

佛子(名词解释)

佛子(名词解释)

佛子(佛教解释)  佛子,是阿罗汉(arhat)的通称。佛赞五百阿罗汉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印度的婆罗门(brahma^),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所以佛说︰阿罗汉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