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如何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无上供养

所谓无上供养,即超越有上供养的供养,其实这就是法供养。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的胜解心

深信法界中的每一个微尘中都有无量诸佛,依靠普贤行愿的威神力,

我以各种供品普遍供养一切诸佛。

在作无上供养时,

首先要安住三轮体空的境界,

接着观想自己面前安住着十方三世一切如来,

然后观想自己的身体幻化出无数普贤菩萨,

从每一位普贤菩萨心间幻化出无数供养天女,

每一个供养天女手持无量供品,前往各位如来面前作供养。

这种观想就是普贤云供。

为什么此处的供养叫无上供养?

原因有二:

1.对一般人来说,具足广大胜解心,安住三轮体空,

观想普贤云供,这些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叫做无上供养。

2.具足广大胜解心,安住三轮体空,观想普贤云供,

这其实是在行持佛法,

换句话说,这种供养属于法供养,所以叫做无上供养。

在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最为殊胜,

智慧军论师在《普贤行愿品释》中说:

“世间有三种无上,何为三种无上?

一者发菩提心,

二者受持正法,

三者依法修持。”

长行文中也说:“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

、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阿含经》中记载,

世尊圆寂前来到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下,

世尊让阿难敷设床座,然后头朝北以狮子卧式吉祥而卧。

当时有鬼神以妙花散于佛身。

世尊告诉阿难:“这是鬼神对我的供养,但这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阿难问:“什么才是供养如来?”

世尊回答说:“如果有人能受持佛法、行持佛法,这才是供养如来。”

世尊接着说了一个偈子:“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

(以大如车轮般的紫金色妙花散于佛身,这不算对如来的最上供养,

只有证悟了五蕴、十八界、十二处无我,这才叫第一供养。)

有人曾经问我:某上师对我恩德非常大

,怎样才能报答他的恩德?我说:要报答上师的恩德,不一定非要供养几朵花、一条哈达或者一点人民币,

最好是行持佛法、弘扬佛法。

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为了报答上师的恩德而供养很多钱,

可是这些钱背后掺杂了其他目的,结果导致了很多痛苦。

比如,某人给上师供养了一笔钱财,

当上师后来对他态度不好时,

他就会想:我供养了那么多钱,怎么上师对我不好啊?

相比之下,因为不附带其他条件,所以法供养不会导致痛苦。

比如今天我以背诵一部论典供养上师,这就不会有任何后患。

对上师来说,这种供养也是最欢喜的。

为什么说财供养不是最好的供养,法供养才是最好的供养,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如果有人想报答上师的恩德,就要好好闻思修佛法并且弘扬佛法。

如果有些人暂时无法做到这个偈颂的要求——具足广大胜解心、安住三轮体空、观想普贤云供,

那就应该尽心尽力受持佛法,

这种供养是诸佛最欢喜的,

能很快圆满无量资粮。

 

点我:

相关文章

净慧长老:修行第一关就是看你放不放得下

净慧长老:修行第一关就是看你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佛就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把一只手的花放下了。佛陀继续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

大安法师: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

大安法师: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

问:怎么忆佛?大安法师答: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信息,比如我们曾经到过天安门...

蒲公寻鹿现普贤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蒲公寻鹿现普贤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为峨眉金顶的四大奇观。朝望日出,红霞满天,流光溢彩;暮看云海,堆絮积雪,银浪千层;晴见佛光,五色斑斓、虚明朗耀;夜睹圣灯,珠玑点点,灿若繁星。  金顶,亦称“普光殿”、“...

内心的禅光

内心的禅光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大安法师:宽容是一种美德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儒家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就是你指责自己的过恶,你不要老是攻击...

传喜法师:皈依福德胜虚空

传喜法师:皈依福德胜虚空

皈依福德胜虚空 我们皈依三宝的福德很大,因为三宝,我们福德很大,不是我自己因为福德大才皈依三宝。是佛菩萨的慈悲,无缘的大慈,同体的大悲,这样一种佛菩萨果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