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2]而难明者也。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3]之资,以奉二亲。

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颐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4]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5],地登不退[6]。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正)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1]四生:一胎生(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后略)(《佛学大辞典》)[2]晦:义理深微;隐晦;含蓄。[3]衣钵:三衣与钵也。二者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后略)(《佛学大辞典》)[4]一生补处: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后略)(《佛光大辞典》)[5]无生:参见“无生法忍”条。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后略)(《佛学大辞典》)[6]不退:参见“不退地”条。不退之位地。不退,音译阿鞞跋致,谓不退堕于恶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证法不退失。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其位次虽依诸宗而异,然一般皆指菩萨初地以上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佛光大辞典》)

 

点我:

相关文章

脾胃不好的原因,是爱怨人

脾胃不好的原因,是爱怨人

刘力红教授讲到研究中医多年,觉得已经有些见解了,但他第一次看到王凤仪善人讲人的情志:怨恨恼怒烦,对人的五脏的影响时,才发现自己是个普通的医生而已,惭愧不已。王善人...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永离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永离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 六道一切众生,在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圣号...

超定法师:念念向觉的新生活

超定法师:念念向觉的新生活

念念向觉的新生活   超定   新生活的意义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转瞬间一年又过去了。值兹新年伊始,循例向本刊的读者、编者...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宽容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宽容

哪怕我们身边的世界再复杂再艰难,也要好好保护你内心的宽容与温柔,愿你能遇见未知的美好的自己,在此之前你先要对别人宽容,愿你能被世界温柔相待,在此之前你先要温柔相待...

慧光法师: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慧光法师: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慧光和上开示--   学习佛法一开始从布施。为什么要学习布施? 布施时,当别人苦的时候,生活中、生命中有遇到障碍、遇到...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想自杀的烦恼可治也。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