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佛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1]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2]而难明者也。

虽然,儒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者也。若释氏辞亲出家,岂竟不顾父母之养乎。夫佛制,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之后,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减其衣钵[3]之资,以奉二亲。

所以长芦有养母之芳踪(宋长芦宗颐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见净土圣贤录),道丕有葬父之异迹(道丕。唐宗室,长安人,生始周岁,父殁王事,七岁出家,年十九世乱谷贵,负母入华山,自辟谷,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战场,收聚白骨,虔诵经咒,祈得父骨,数日父骨从骨聚中跃出,直诣丕前,乃掩余骨,负其父骨而归葬焉,事见宋高僧传)。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4]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5],地登不退[6]。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正)佛教以孝为本论](《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1]四生:一胎生(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后略)(《佛学大辞典》)[2]晦:义理深微;隐晦;含蓄。[3]衣钵:三衣与钵也。二者为僧之资物最重大者。(后略)(《佛学大辞典》)[4]一生补处: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后略)(《佛光大辞典》)[5]无生:参见“无生法忍”条。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后略)(《佛学大辞典》)[6]不退:参见“不退地”条。不退之位地。不退,音译阿鞞跋致,谓不退堕于恶趣及二乘地,且所得之证法不退失。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其位次虽依诸宗而异,然一般皆指菩萨初地以上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佛光大辞典》)

 

点我:

相关文章

沉迷手淫的人,生活和事业必定一败涂地

沉迷手淫的人,生活和事业必定一败涂地

一、沉迷邪淫我一事无成:本人沉迷手淫多年之久,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父母省吃兼用供我读书,却不知我沉迷于手淫,一眨眼就是十多年,身体哪受得了,早就被自己掏空。现在...

一日禅: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放生

一日禅: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放生

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我们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同样的道理,如果总是粘著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

贪色纵欲等于慢性自杀

贪色纵欲等于慢性自杀

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看得到的、人们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讨论了。这里主要讨论人的性欲与人的寿命之间的关系。贪色纵欲是人最容易犯的、最难改正...

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

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

有些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时光,棺材里躺着的不一定是老人,无论生命是长是短,临终关怀,应该延长到每个人的一生中,尽心尽力去关怀每个生命,让他们得到欣慰与温暖,这种关怀...

宣化上人:你一念〈楞严咒〉,所有的天魔都要叩首

宣化上人:你一念〈楞严咒〉,所有的天魔都要叩首

你每天念〈楞严咒〉一切妖魔鬼怪就老老实实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楞严咒〉有金刚部、宝生部、莲华部、羯摩部、中央佛部,这五部管着世界五大魔军。无论哪种魔,〈楞严咒〉都...

宣化上人:这是佛教徒入佛门最初的宣誓,也是人生

宣化上人:这是佛教徒入佛门最初的宣誓,也是人生

  人生第一件大事皈依三宝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要把它重视一点,不要那么轻举妄动。第一,你要选择一个真正的明眼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