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想自杀的烦恼可治也。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至。如此之祸,较比自杀,当重万倍。幸而未得,尚不至如此之烈。汝欲消此烦恼,当事事守分,不于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随缘做事,即为人作仆,必须尽我为仆之职分,而不以为耻,及以为我非为仆之资格之心。而今得为仆,我能尽我为仆之职分,不生矜己轻人之心。主人知我,我亦不喜,主人不知,我亦不愠。我尽我分,知否任人。无计较心,无抑郁心。如此为仆,人当尊之为师,不敢以仆视矣。即人以我善于尽仆之职分,而不敢以我为仆,而以师事之,我仍不起自高自大之心。觉得仆与师皆假名,尽我职分乃实行,唯恐行不副名,不计人之待遇。古之大人,虽至穷困不能生活之时,亦无忧戚抑郁之念,即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仍然是山野农夫之态度。此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所以坦荡荡也。否则,小人常戚戚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27页 复某居士书)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百业经》:迦叶临终信佛证罗汉果86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信愿法师:厉鬼来捉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厉鬼来捉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厉鬼来捉 助念得生张莲娣,女,安徽宣城莲州村人,身高力壮,性情强悍,素不信因果,一生以杀猪为业,被其所杀之猪不计其数。后因业报现前,感得恶...

舍身救鹅的比丘

舍身救鹅的比丘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

这是在塔庙的佛像前用物品来供养。《业报差别经》中讲,供养华、香、幡、盖各得十种功德,我们来看看。“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华,二者身无臭秽,三者...

【佛法】-什么是佛法

【佛法】-什么是佛法

佛法(佛教解释)  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

隆莲法师:佛教道德观

隆莲法师:佛教道德观

佛教道德观 隆莲法师 佛教释“道”有多义: 1.“道”是“通”义,善恶业道,通生苦乐异熟果,故名为“道”。善为道,不善为非道。此为世间道。 2.道谓涅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