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如法的供佛规矩,不可不知

  供养三宝要有规矩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食物在没献给佛僧的时候,勿得先食。

所以在家人在庙上吃东西,必须要等到供过佛,出家人也来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还没吃之前,你先吃,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养三宝,都是要这样。

所以在庙上,或佛堂,你无论做什么东西,都要先供佛。尤其在佛的诞辰,先要做点好的斋菜来供佛,供完佛之后,人才可以吃。

供佛在中国来讲,有的用三碗饭菜,摆在佛前正中间,要摆得正正当当,齐齐整整,很好看的;不是随便摆在一边,马马虎虎的。不但饭菜是这样,供水果也是。

佛前摆供的地方,任何东西都不能放,这表示恭敬。你若随便放东西,那就表示不恭敬佛。

为什么?

譬如在一个人面前,你放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也会不高兴的。要是这个人是不修边幅,马马虎虎的,像猪狗那班人,那就无所谓。要是一个干净整齐的人,你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他面前,他会不高兴的。

尤其佛是一个最清净的人,所以你要是在佛前放得乱七八糟的,那是不对的。佛前只可以摆供佛的供果或供菜,其余的东西都不能摆。

除了用三碗饭菜供佛,又有的是用五碗,也有的用七碗,或用九碗,也有的用很多很多的。

尤其是斋天的时候,在佛前几张台桌都给摆满了,完全用斋菜来供佛,一碗又一碗地摆得整整齐齐。不是用一个大大的东西随便摆在桌上,或者买了饼干就那么放着,也不打开;这不是供佛,这等于是在污辱佛一样。

在佛前供东西,必须把它打开;不是用纸包着放在那儿就算了!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知道的。

你在佛前供东西,要是不打开,就往那儿一摆,那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你就是给人吃东西,你也不能就这么一摆说:“你吃吧!”人家也不会吃的。中国有个“君子不食嗟来食”的典故,好像要饭的人,当你给他饭时,又不屑地喊道:“喂!你吃吧!”他不会来吃的,这叫“不食嗟来食”,何况供佛呢?摆在那儿也不打开。

我看见很多次,不过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讲这些问题。现在佛法传到西方来,表面的仪式一定要知道。

上供的碗一定要摆得正正当当,不能乱摆的,供果、花瓶,也都要摆得正当。好像花瓶,你摆得不对称,该摆在这个地方,而你摆在那个地方,这就不好看,就偏坠了。

一切事都要有规矩的,有人说这么多的规矩,怎么搞得定呢?搞不定,那你就不要修行。修行,就是处处都要如法,处处都要循规蹈矩。

说到奉献要恭恭敬敬地,记得去年有一次传供,大家跪在那里,拿着东西供佛,斋菜装在盘里或碗里,我交给你,你交给我,这么轮着,最后都把这些供品放在佛前。

在庙上,传供的时候,大家都很慎重地用很多斋菜来供佛,有几十百种的供品,都是不一样的,这好多种的供品装在四方盘里,让大家互相传供。

有的用念珠来供佛,

有的用衣服来供佛,

什么都可以供佛的。

但都必须是新的,都是好的;不可以拿不要的东西、烂的东西、坏的东西来供佛。

好像某某人买了一些香菜,来供养三宝,却先把一些嫩的、好的,自己先留起来,而把一些老的,咬不动的,拿来供养我,表示他供养了,其实这完全没有功德的。

所以说奉献佛僧,你要精勤、很注意、很小心地做这些斋菜。

我平常也没有时间来讲这些供佛的规矩,所以马马虎虎的,就看看你们自己究竟是愚痴,还是智慧。

若有智慧的人,这是不需要教的;我从来没有人来教,但我一看就知道。愚痴的人,即使你教他,他也不记得。

所以一切事、一切时、一切处,都表现出这个人有没有智慧。

恭录自【经典开示选辑(三)地狱不空】

 

点我:

相关文章

往生《净土圣贤录易解》:隋智舜與隋登法师

往生《净土圣贤录易解》:隋智舜與隋登法师

  隋 智舜  智舜。不清楚他的出身,由于仰慕慧远大师过去一生的德业,因此入庐山,学习净土法门。  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六○五年),讲完《观无量寿佛经》之后,即示现疾病。  临命终前见到鹦鹉孔雀,...

馈赠以法

馈赠以法

  中印度的大国弗加沙王与摩竭陀国的瓶沙王是至交好友,弗加沙王不曾闻佛说法,不解佛理。  有一天,弗加沙王用珍珠、金银、玛瑙等珍贵的宝物做成饰花,送给好友瓶沙王。瓶沙王收下礼物后,就转而供养佛陀,同时...

大龄剩女向观音菩萨求婚姻,果真两月内就如愿

大龄剩女向观音菩萨求婚姻,果真两月内就如愿

菩萨真的有求必应!作者 娜塔莎末学结婚已经两年多了,现在和老公生活甜蜜,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末学现在讲一下向菩萨祈求姻缘的过程,这也是末学答应过菩萨的,如果成了一定...

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你在养病

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你在养病

每个人都想养生,但真正长寿却没有几个!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不仅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折寿!  这些我们常做的“养生”害了很多人,再这么做迟早会要命!提醒家人朋友~  1、每天2万步...

心律法师:关于开光,你了解多少?

心律法师:关于开光,你了解多少?

关于开光,你了解多少? 一、何谓开光  开光本是佛教用语,是指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通过持印诵咒,赋予并激活物品特殊的灵力。 二、开光的意义  &...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