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把功德,回向供养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把功德,回向供养阿弥陀佛】

把功德,回向供养阿弥陀佛。“因为它念念不住,所心叫它做空”,这个不住,就是它停不住,像闪电一样就没有了,念头这个意念比电光还快,科学家报告告诉我们,物质这个现象不是真的,真的像闪电一样,它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看到物质现象,是许许多多意念累积才看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数字三百二十兆,意念累积起来,像闪电一样,闪电没有弹指那么快。佛经上说的没错,所以念念不住,因为这个事实真相,如梦幻泡影,佛才说出这个话,六百卷《大般若》总结,我给它总结成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跟你说真相,不可得,你就得放下,放下你就明心见性,你就跟佛菩萨一样了,如果可以得到,佛菩萨劝我们放下没道理,佛菩萨看到事实真相确实不可得,这个身体都不可得,一口气不来,就是来世了,这口气停了,身体就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佛家讲,生命在呼吸之间,然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生生世世活在什么?生活在一个幻相的境界当中,完全不实在,真相是什么?真相是空,万法皆空,这真相,这个空不当作无讲,这个空里头有刹那刹那生灭的幻相,因为它念念不住,所心叫它做空。

◎【只要回归到一念,那就是佛,就是阿弥陀佛】

这个佛号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你就把心住在这个佛号上,不要离开,不要动摇,慢慢的三昧就现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时,一切处,皆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佛在哪里?就在当下,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当下一念,这一念。只要回归到一念,那就是佛,就是阿弥陀佛,二念就不是,一念就是。

◎【真空不空,幻有非有】

了解万事万物性空相有,有是幻有,空是真空,要了解真空的意思,「真空不空,幻有非有」,这佛经上两句话。为什么说真空不空?它能现相,能生万法、能现万法,你不能说它空,这真空不空。幻有非有,幻有像梦中境界,十法界都是梦中境界,梦中境界虽有,有是假有不是真有,不可得!古大德们常说「人生如梦」,人生是一场梦。如果我们能常作如是观,对修行有很大的利益,什么利益?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淡薄了,你在一切法里头不会生情执。而修行最难破的就是情执,开悟、见性、证果,最大的障碍是情执,你能把情执看淡,怎么看?世间真的是一场梦。有些人初学,甚至於学的功力不够,听到这个话害怕、畏惧、心神不安,真有这种现象,他觉得他没有依靠。所以这些话,佛不常说,没有相当功底的人,佛不跟他讲,佛跟他讲俗谛,讲世间法,不跟他讲真的。到俗谛修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向上提升,佛才讲,佛说得最多的是在般若期时候讲的,方等有讲,讲得少,阿含几乎不讲这问题。世尊依二谛而说法,教化众生。

宗门所谓向上一著,那就是从十法界再向上提升,这个时候需要讲。为什么?情执不放下,提不上去,情执是假的不是真的。身见,末那里头讲的我见,这是烦恼的根,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换句话说,以为有个我,跟著我一起来的就是贪瞋痴,所以贪瞋痴叫根本烦恼。这四个错误的见解构成末那识,末那就是这四样东西,第七识叫意根。分别呢?分别是它起作用,意根起作用叫意识。意根、意识叫二心,三心二意这叫二意,三心是加上阿赖耶,阿赖耶、末那、意识叫三心,我们常讲三心二意。你用三心二意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三心二意造成轮回的幻相。因是梦幻泡影,果也是梦幻泡影,真因结的是真果,真因是自性,真果是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恒不灭。实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现的相,阿赖耶能生能现,习气没有了,这相也就没有,这就是《般若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点我:

相关文章

【信心】是什么意思?信心的重要性

【信心】是什么意思?信心的重要性

信心是什么意思?  信心,在佛教中是指对所闻之法生起信仰的心。对修行者来讲,信心非常重要,还未解脱的初发心菩萨们应该以「信」为基础,如果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建立,很可能今天努力,明天就不努力了;今天朝这...

昭慧法师:佛教与女性 --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

昭慧法师:佛教与女性 --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

佛教与女性 -- 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 释昭慧(佛教弘誓学院研究部) 一、前言 二、从“缘起无我”到“众生平等” 三、从“无明我慢”到“阶级意识”...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天人道、阿修罗道),往下呢有三阶(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开愿法师:正信佛教,理智面对人生

开愿法师:正信佛教,理智面对人生

正信佛教,理智面对人生 开愿法师 我们学佛,心要安下来,断恶修善,多为别人去想。佛讲共业里面有别业,如果有这个业障、这个业力,恐惧也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每一个...

四种层次的人生观

四种层次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想法和看法。但因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所以,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就个个不同。虽然观念上个个不同,但是目的却是相同,那就是共同追求人生的...

德森法师: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

德森法师: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

精印历朝名畫观音宝相回向文(一九三九年新春)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於法界,普现一切羣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观世音菩萨,本过去久远劫前,早成佛道之正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