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是找好肥沃的土地后,精心选种,再雇用农人来耕种。所有作物都长得很好,让路过的人也忍不住停下脚步,连声夸赞。

  有一天晚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呼啸,降下无数的冰雹,把即将收成的庄稼全都砸烂了。此时,须项的女儿正从外地赶回家,就在途中不幸被冰雹给砸死了。

  面对接踵而来的灾祸,须项顿失生命的依靠,因此悲痛欲绝,难过不已。

  几位路过的比丘知道须项的遭遇,同情地对他说:「去请教佛陀吧!世尊具有慈悲与智慧,一定能帮你解除痛苦,度过难关。」

  须项于是悲伤地走到佛陀的住处,正想向佛陀开口时,佛陀早已明白他的处境,便安慰他说:「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是无法避免。这些不能避免的苦痛,唯有不再受生,轮回之苦才能完全解除。而生死的苦果都是自己贪、瞋、痴所引起的,正如你受的苦,全是自己宿世以来所造成的。即使有福报,也不能长久。你应皈依三宝,修持佛法,坚持不懈,才有解除痛苦之日。」

  须项听了佛陀所言,随即跟随佛陀受了三皈、五戒。

  这时世尊告诉众弟子一段须项过去世的因缘:

  原来,项须在前世是个名叫桀贪的国王,他的贪婪蛮横让臣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终于有一天,臣民们忍无可忍,一举冲进王宫,捉住了桀贪,要他立刻离开国家。

  桀贪惊慌失措地携家带眷逃出国去。此后,只能与家人以织草席赚钱为生。

  桀贪被逐后,众臣推举桀贪的弟弟为国王。新国王仁民爱物,让国家又繁荣起来。

  桀贪一听说弟弟当了国王,便马上要求国王布施他一个村落。善良的弟弟答应之后,桀贪却食髓知味,又要第二个、第三个村落,最后竟要了半个国家。

  桀贪的贪欲越来越强烈,开始认为自己才是这国家真正的主人。

  于是,桀贪派兵攻打弟弟,想再当国王。而他的弟弟则因不忍百姓受战祸,自行离开国家。即使桀贪不费吹灰之力重登王位,却仍是不知足,甚至还常攻打其它国家。

  帝释天王看了,故意化身为少年婆罗门样子去试他,问道:「我知道一个富有的国家,藏有许多奇珍异宝,不知大王是否愿意去攻打?

  桀贪听后马上开心地答应,并与少年相约七日后出发。很快地准备好船只及军队后,却一直没等到少年出现,桀贪的贪欲得不到满足,心中便开始充满焦虑。

  桀贪在贪欲的折磨下,察觉自己虽贵为国王,但内心被烦恼左右,仍形同奴隶。便出了一道题:「增念随欲,已有复愿;日盛为喜,以得自在?」还悬赏一千两金子给能解答的人。

  当时,有个叫郁多的少年进宫拜见国王,表示自己知道这谜题的答案。他念了一句偈语:「贪瞋痴毒,颠倒见行;常寂无我,能得自在!」

  桀贪听后,果然贪心顿消,忧愁立解,并赐给少年郁多一千两金子。

  桀贪就是今天的须项,而那个少年郁多就是世尊的过去生。由于前世的贪心和暴戾,须项在今世必须遭受苦难。也由于过去的因缘,今日得以亲近佛陀,学习佛法。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猴王不忘下属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猴王不忘下属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76.猴王不忘下属  久远之前,于吉祥雪山山脚下,长有一片药材丰富之森林,释迦牟尼佛当时变现为一只猴王。森林中有一烈卓达大树,枝繁...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 两世得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多生累劫修安忍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多生累劫修安忍

  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妄图加害他,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

海涛法师:挑战

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