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六、觉路进程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先师夏老以“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十四个字,概括了净业行人背尘合觉全部的用功下手处。又以“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十六个字,指出了在觉路前进的、从始至终的全过程。夏师所示文字精简,义理深广,实是无上醍醐。 “理明”。“理”是本体,即“实际理体”。“理”与“事”相对。从理显事,从事表体。譬喻:理为水,波为事,波从水现,波有千差,水只一体。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无相,现一切相。所以“青青竹叶,无非法身”。密宗观音仪轨:“所见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如水上之波,从水所现,除水以外,没有自体。 于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谛,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的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 “信深”。经教中说:“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足证若缺信心,就不能入佛法。

 莲池大师《疏钞》中说:“信即心净”,“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如极秽物,自秽秽他”。大师说,信心就是清净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浑浊污秽一团糟,这个不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浑浊,它就像极脏的东西,谁接触到它,谁就沾上了脏。所以大师总结说:“信为急务。” 禅宗硕德高峰禅师在语录中说:“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无上佛菩提,信能永断烦恼本,信能速证解脱门。”又说:“从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崖,转大法轮,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个信字中流出。”可见“信”是关键当中的关键。 一般人都会说: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弥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 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浅。若要深信,就须明理。六信中的“理”与“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里面。前已说明理是理体,是法身,也就是当人的本源佛性。极乐的一切事相庄严,都是理体、法身、自心的流现。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体会了事物的本体,才认识事物的真实处,这才是深信。 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弥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师所示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若能信受本师成佛时的开示,就容易了解《观经》的经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于自己的本心呢?“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是心是佛”。这才能接受《观经》的无上开示。不但信他佛,并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样是信,邪正深浅四种功德的差别,不是数字所能表示。 “愿切行专”。上明理明信深,由于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既明理体又能深信,自然会发愿,产生愿力。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

  目前沉沦六道痛苦无量,都是冤枉地在受苦。都是在做恶梦,惊吓得大喊大叫,赶紧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别发梦癫了,何必受这罪!一醒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狮子、老虎都没有,梦境,就是这样。你懂得这个道理,愿力就来了。 众生都是可度的,没有不可度的,都是由于妄想执著,一时的颠倒。信能深,愿就切。切就是恳切与切合实际。不恳切的愿叫作虚愿,不切实际的愿叫作狂愿,两者都是徒劳,不能落实。若发切愿,自然行持就专一了。《四十二章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大经”三辈往生都因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东翻一翻,西找一找,东张西望一事无成。(《心声录》,黃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点我:

相关文章

怒踢小土狗致使其离家出走,苦寻无果,开门那一刻

怒踢小土狗致使其离家出走,苦寻无果,开门那一刻

有些人说土狗是智商最低的狗狗,还是很卑贱的一种狗,对此我想告诉他们的是:你们根本就不了解土狗,也不配养狗,它们温顺容易饲养,忠诚度极高。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朋友...

嘎玛仁波切:忏悔堕胎罪业最快的两个方法

嘎玛仁波切:忏悔堕胎罪业最快的两个方法

问题顶礼仁波切!我的同事在年轻时堕过胎,怀孕的时候,总是会在第二个月或第三个月时终止妊娠。请问仁波切,除了放生和超度婴灵时,可以随喜一下之外,还应该做什么呢?  ...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这种热情很折福丨在家人不要叫出家人为你做这些事

在家人不可以叫出家人来服侍自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陀在世时,有位出家人叫宾头卢,姓颇罗堕,这名字就译做“不动利根”。他什么也不动──不为一切的财、色、名、食、睡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岁的他竟白发苍苍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吗

  善财童子不是红孩儿。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

蔡礼旭:掌握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蔡礼旭:掌握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磨擦,但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现在他人做出什么行为能够让你生气?诸位朋友,他人做出什么行为会让你生气?假如你的心够宽容了,那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