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怎样对待家人呢?

学佛,大家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一个理念,真正说要看破放下什么呢?我执,把我们自己过去形成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看法,把这些看破放下是最重要的。

打个比方说吧,我们在家庭里,两口子老打架,老吵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互相都在看对方的缺点,挑对方的毛病,而没有看对方的优点,没有看对方的好处,所以才出现了这个问题。在家庭里,对老人也是一样,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从老人的角度为老人着想,真正让老人受益、幸福,这个就叫看破放下。看破什么呢?看破我。放下什么呢?放下自己贪嗔痴不正确的观念。在家庭里,孝养父母,照顾家人,教育子女,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做好我们的本分,这就是最大的看破放下。

在家庭里,怎么能够做到看破放下呢?把家人放在前头,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后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就是我们学佛后,在家庭里如何做到看破放下。而不是说在家庭里看破放下,就是不要家庭了,不承担责任了,一门心思就是磕头去了,诵经去了,丝毫不管家人的感受,让人家肚子里憋着一堆火,一团气。那我们这个修行就是失败的,我们就没有看破放下,是在家庭里制造了矛盾,产生了障碍,不仅没有放下,而且又使矛盾升级,更纠缠了。所以我们修行佛法,一定要搞懂,要按照净业三福的要求去学,去做,因为佛祖说了,净业三福,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成佛正因,而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这个就是要求我们承担自己的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所有事情都按照十善的要求,做的尽善尽美,使自己不造一恶,全部是善。

善已经满足了、充足了,成为善男子善女人了,然后就开始进入第二福。所以通过这个第一福,我们就知道了,不是让我们不管,不是让我们自己埋头干自己那点事去了,而是在家庭、社会这个氛围里边,这个环境里边做好,从心念,从语言,从行为的点点滴滴都做好,都符合十善的要求,那我们做人就成功了,就可以开始修行佛法了,真正的修行佛法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译文:  曾有一个农夫,至京城游玩,见国王的女儿颜貌端正,世所稀有,便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渴望与她接近,又没有路径可以达到,便思念得面色瘀黄,遂即成了重病。亲友邻里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答道:...

嘎玛仁波切:我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

嘎玛仁波切:我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

问:祈请上师开示,我觉得只要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的形式?答: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

宣化上人:想供养师父,但不知供养什么?

宣化上人:想供养师父,但不知供养什么?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341.问:上人曾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为何极乐世界亦是重男轻女?宣化上人:为何生于西方净土名为极乐世界?因是永乐无苦,不像世间之乐极悲生...

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老林镇牛牧村7组。祖父育有7个子女,3男4女,父亲排行老二。父亲传承了爷爷的手艺,以杀猪为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八回拜妙月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八回拜妙月長者

  参妙月长者不谈略示名字  显无得中又无所不得妙义  无所得者方是无所不得者  而证得清凈智慧光明境界  善财出了草堂,看见东方一座高楼,楼阁壮丽,光芒四射。善财已具神足智慧,很快来到楼前。举目...

别太在乎自己,才能成为大器

别太在乎自己,才能成为大器

师父说:不要生气,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结果就只能让人失望!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