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斥戏论

  佛陀为了示教利喜,开示众生入佛知见而降诞于世,为此一大事因缘,佛陀更以积极理智的态度住世说法,他禁绝弟子们做无意义的议论。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甚为风行几个论题,诸如「世界是常还是无常」、「神识与身体是一体还是个别」、「人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等等。在僧团当中难免有人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尤其有个名叫摩罗迦的弟子,一再请求佛陀开示,甚至表示,如果佛陀不能解答他的疑惑,就要离开僧团。

  佛陀环视众弟子,再看看摩罗迦急切的眼神,并未做正面的回答,只说了一则譬喻:「有一个人被毒箭射中,亲友见状,赶快找来一位医生准备为他疗伤。可是当医生正要拔箭之际,伤者连忙制止,他表示要等查明此箭是谁所射?射的是那一种箭?箭的材质是什么?......等等问题后,才肯接受治疗。可是在还没弄清楚事情的真象之前,伤者便已毒发身亡了。」

  佛陀说完譬喻,再一次环视众弟子,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世界是常还是无常?身体与神识是一体还是个别?人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纵使找到了答案,也是无助于解脱生死。大家所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免于无常?如何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议论上,所以大家应该按照我平日的教示,好好修行才是。」

  佛陀的一席话终于让弟子醒悟,而不再耽溺于无意义的议论上。

  佛陀对于知识上的纯粹辩论并不注重,后来的龙树菩萨更呵斥为戏论。佛陀所关心的是烦恼解脱、生死超越的实践问题,如果对这些重要问题不去实践完成,而在知解上浪费岁月,就佛陀看来,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的愚行。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受持三戒

下一篇:胜则增怨

相关文章

法句经故事集:瞎眼的阿罗汉

法句经故事集:瞎眼的阿罗汉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丘前去找他时,发现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这件事。  佛陀首...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  牠自己在想,明天就是月...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谁才是聪明人?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这时候,他嘲讽不偷钱...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海涛法师: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璎珞、骑着狮子、拿着智慧宝剑的文殊菩萨像前至诚顶礼,一心祈...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古印度),婆罗门种姓,相传是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