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十种戒、多种戒。这个名为小戒,这个名为大戒,这个名波罗提木叉的制戒,这个名为根本的制戒,这个名为行为的净戒。」

  他听后想道:「戒的名目实在不少,我要受这样多的戒,恐怕不容易吧!不能完全守戒,出家还有甚么意义呢?不如将来成家,做些布施善行,养育妻子比较好。」

  他这样想后,就回答尊者道:「尊者啊!我不能守这许多的戒,不能守戒,出家又有何益?我还是还俗生活,将这衣钵奉还吧。」

  「既然你要还俗,去向佛陀告辞吧。」说着,便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见了他们,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为何无端将这比丘带来?」

  「佛陀!这位比丘说他不能守戒,交还衣钵,所以我们将他带来了。」

  佛陀说道:「比丘们啊!你们何故对这位比丘说那许多的戒,他只能随力遵守,你们以后不该如此说法,现在将这比丘交给我吧。」便对那位比丘道:「比丘啊!你不必守那么多戒,有三种戒,你一定要遵守。」

  比丘道:「佛陀呀!那三种戒要遵守呢?」

  「以后你祇须守身、口、意三门,谨防身口意的恶业,现在你可以回去了,不要还俗,好好受持这三种戒便能解脱快乐。」

  比丘于是心满意足,向佛陀发愿必定守好此三戒后,礼拜佛陀,随着众比丘修行去了。

  这比丘守着三戒,心里想道:「诸位尊者用各种名目对我说戒,因为他们不是佛陀,所以不能使我领悟。而佛陀将那么繁多的戒归为三门传授我,我这才明白,原来佛陀真是位无上法王。」从此顿增慧见,过了几日,遂证得阿罗汉果。

  聚集在讲堂的比丘众闻此消息,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陀对那位准备还俗的比丘,将一切戒律归为三门授给他,使他得阿罗汉果,佛陀真伟大啊!」

  正当大家团坐着赞叹佛陀功德时,佛陀来了,问道:「比丘们啊!你们聚集在一处谈些甚么呢?」

  他们就将这事告诉佛陀,佛陀道:「比丘们啊!沉重的包裹分做几个背起来就轻了,过去在波罗奈城的乡村中,有一个农夫,一日,他在田地上耕作,那块田地是村落的遗址,村中有一富翁,去世前曾把一金块埋在地下,粗如大腿,长约四肱。农夫在地上耕作,他的锄头忽然触着那金块,挖不下去了。他以为是树根,把泥土挖开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大金块,他悄悄地将泥土掩盖上,这天就改在别的地方耕作。

  太阳下山时,他将牛轭、锄头放在一边,心想:将金块掘出来吧。于是试着用手去扳,却一动也不动,便坐下,心里计算道:『我将一部分支持生计,一部分仍旧埋起来,一部分投资做买卖,一部分布施行善。』想罢,便将金块敲成四份,金块轻了,就很容易地取出。运回家后,分作四份放好。后来,他布施行善,生生世世投生于善处。」

  有智慧的人,化繁为简;愚痴的人,化简为繁。守戒应该把握戒体的精神,而不是在戒相上执着。持戒本来是为了获得解脱,如果因为固执于戒条,反而失去自由,就不是持戒的本意。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饮酒失智

下一篇:呵斥戏论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

  清潘氏  潘氏,是娄县人,嫁给了孙某。生四个女儿,智求,智禅,福庵,德庵,都信奉佛,受了优婆夷戒,劝母亲发心。嘉庆二十三年,潘氏七十九岁了。这时西林寺传戒,四个女儿又劝母亲去受戒,但因为生病,...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观世音菩萨的传说“金沙滩头马郎妇”

  编者按:在佛教众多菩萨中,你信仰哪位菩萨?四大菩萨中,你最熟悉哪位菩萨?观音信仰在中国流传很广,观音菩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观音菩萨的传说有很多,“马郎妇观音”(又称鱼篮观音)的传说你知道吗...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3

  民国孙克绳  孙克绳,字念祖,法名果诚,原籍安徽歙县,租住在休宁阳湖村。天生有异兆,十八岁,任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农博教员,一学期。想自己年少,应当求学,坚决辞掉教职,仍然赴南通农校。到达上海,听...

大方广宝箧经--求那跋陀罗

大方广宝箧经--求那跋陀罗

大方广宝箧经 刘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大方广宝箧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尔时世尊住迦利罗华园场上。菩萨声闻大众围绕而演说...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玄奘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玄奘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十俱胝佛土极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其名曰曼殊室利童子菩萨。观自在菩萨。药王菩萨。药...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震破地狱

  大概在唐朝以前,有一位玄通律师,他是一个学戒的人。这位律师行脚参访,有一天晚上到某个寺院去挂单。当天晚上,他所住的隔壁房间,有人在读诵刚刚那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他听到了,并跟着念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