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坚信来世一定会到来,无论经历顺利或

相信轮回,也会接受生生死死是一种循环。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点,而是另一次生命的起点。这不是一种假设,不是虚构的观念,而是确实的自然规律,不管相信或不相信,它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

有了这样的认知,会让我们对生命的长短,有不同的看法。不管活到几岁,不管是顺利或遇到障碍,都会对生命充满希望。因为这一生累积的善业,下一生可以用到,不用担心死后就没了;这一生来不及做的,下一生还可以继续;这一生发下的善愿,下一生可以继续实现;这一生来不及报恩的,下一生可以偿还。

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任何起心动念,也会更有责任心。因为今生所思、所说、所做的不善业,都会在来生兑现。今生欠下别人的,会在来生偿还;今生骂人、说人背后话,来生也会被毁谤中伤;今生欺诈、伤害别人的,来生也会被欺诈、伤害。

而且,死亡无常可能随时到来,我们真正能把握的,唯有当下。想想看,一个人活到八十岁,大约是三万天,这就算长寿了。如果你只有三万元,每天要花掉一元,随着钱越来越少,你会紧张,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可以算一算,自己现在还剩多少呢?更何况,钱被花掉了,还可以再赚,可一旦命没了,要如何赚回来呢?

一个人能活多久,是由寿命和福报决定。世界上没有任何财富或力量,可以买回走到尽头的生命。除非不断地积德行善,累积了增长寿命的因缘,才可能延寿。但这也必须寿命是不定业,如果寿命已经是定业,即使放生或做佛事,时间到了还是会死。当然,就算寿命是定业,做了放生、布施等善事,虽然无法延寿,还是会有很大帮助。

佛法不但对来世有帮助,也可解决今生的问题。但首先要相信来世一定会到来,对这一点要有根深蒂固的信心。这样,我们对于所做的任何功德,才会生起信心,也才会欢喜积极去做。认真过好今生的每一天,也为来世做好准备,才是最实际也最安全的做法。

 

点我:

相关文章

仁者,止步

仁者,止步

  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故事。当时印度有个杀人魔王,在很多的国家都是通缉犯,还要派军队来抓捕他。刚好这个恶人听说有位圣者叫佛陀,他就起了不好的念头,想要来看看佛陀是不是真正万德万能?所以,他就站在佛...

为了10年后不得癌症,你今天必须这样做

为了10年后不得癌症,你今天必须这样做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告,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54....

嘎玛仁波切: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失恋自杀了很多次,

嘎玛仁波切: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失恋自杀了很多次,

【问题】顶礼尊贵的嘎玛仁波切,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失恋自杀了很多次,为了一个不再爱她的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社会上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请问上师,我们该如何劝告他们呢?...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教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经故事: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

佛说一切皆会舍离

佛说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在天台宗立「四机四应」,我们中国的天台宗,就对「感应」它建立了「四机四应」。在《法华玄义》六上曰,「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今略言有四」。就是《法华玄义》...